均衡发展勤耕耘 城乡一体满园春

(上接第一版)迄今,商城县已经建成光彩小学5所、希望小学9所、长征小学1所。

“宁可没有房子住,不能没有大学生”,“只要办教育,我们什么都舍得,”这是商城老百姓发自内心的声音。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商城人民,只要说办教育、建学校,老百姓舍得出工、舍得出钱、舍得出地。他们宁肯不盖新房子、不穿新衣服,也要捐资办教育。2007年,达权店乡的姜岚昕捐资30万元,为家乡建成梅河小学。2009年,观庙乡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张力捐资100万元,在观庙高中创办励志班……

如今,在商城县,最美的环境是校园,最好的房子是学校,办学条件的全面改善成为商城教育铸就辉煌的基础。

均衡发展,城乡一体展翅飞,满园奇葩才是春

“我们商城县各个高中齐头并进,不像有些地方,一说到县高,一枝独秀,选拔优质生源,培养一部分尖子考上清华北大就声名鹊起,我们的县高和农村高中都能出大面积的好成绩。”提起成绩卓著的高中教育,商城县委书记李绍文感触很深。

特色成就品牌。商城县从推进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理念出发,从自身“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乡村人口超过85%、且居住十分分散的县情出发,从商城老百姓对教育多层次的需求出发,从降低教育成本出发,从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出发,实行全县教育一盘棋,营造“大教育”环境,发展农村高中。

商城现有8所公办高中,除商城高中和县职业高中外,其余6所高中都在县城四周的农村。在资金投入、师资配备上,商城县对所有农村高中一视同仁,在教学上统一推行“四统一导”,将各高中置于全县大环境中,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备课精讲、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考核成绩,组织高中各科骨干教师进行全县视导,从而为各高中提供了“均衡发展、良性竞争”的平台。这种做法使得商城人民多层次的教育需求得以满足,使各学校有了公平竞争的基础,从而形成了全县高中多层面竞争、大面积丰收的格局,进而有效破解了高中教育发展的瓶颈和优质的教育资源一味向城市倾斜的难题,实现了商城教育的整体推进、城乡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对此,县长李高岭说:商城县8所高中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商城高考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高考全面开花直接助推了商城县高考“六连冠”的产生。

商城县立足全县教育发展实际,科学制定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结合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重点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有关教育教学设施装备项目,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切实提高农村薄弱学校图书、仪器、体育器材、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装备质量,全面推进办学条件的均衡,让农村学生在农村学校享受与城区学生一样的教育,达到同样的教育效果。同时大力做好“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子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农民工子女的劝学工作,切实保障了全体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调配机制,首先保证农村薄弱学校的师资。通过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活动、“送教下乡”、“送课到校”活动,缩小城乡学校教学差距,实现以城带乡联动发展;大力推行城镇教师支援农村工作,选派骨干教师到偏远农村学校支教,帮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在对商城2010年高考成绩做深入剖析时,我们可以发现有四大显著特点:一是本科进线人数增幅大,增加人数超过500人。各个分数段进线总人数和进线率明显高于去年,遥遥领先于全市其他各县区。二是县高中与去年相比,本科进线人数增幅较大。三是农村高中贡献较大。上石桥高中本科进线1059人,突破千人大关,实现全市农村高中高考成绩“十连冠”;观庙高中本科进线人数556人,比去年增加100多人,名列全市农村高中第二;达权店高中名列全市农村高中第三;丰集高中、钟铺高中、余集高中本科进线人数均有较大增幅,职高普通类、艺术类、对口类考生本科进线总数超过100人。四是高中教育均衡发展优势显现。全县6所农村高中普通类本科进线人数达2413人。

在2010年商城县高考工作座谈会上,市政府副市长曹新生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商城教育系统颁发10万元奖金,他说:“各高中不要把眼光盯在清华、北大的几个学生身上,要培养学生的均衡发展,全面发展,一个学校考上20多个清华、北大倍感骄傲,但是本科进线率非常低,大多数学生被排斥在高校门外,这种教育质量是单一的,是不符合国家全面培养人才要求的。”

“商城教育的持续领先,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均衡城乡教育发展的英明决策,得益于各学校周边教学环境的和谐,得益于全县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得益于全县教学手段、管理方式的不断创新。”市教育局局长夏忠厚站在全市教育发展全局剖析了商城教育发展。

全面发展,风劲帆满海天阔,人才辈出竞风流

无规矩无以成方圆,建立全面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是确保商城打造教育强县、成就教育品牌的一个重要课题。

商城县教体局局长李东 和教体局一班人,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突出提高教育质量和平安校园建设两大主题,着力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加强学校规范管理。全面规范办学行为,积极构建科学评价体系,鼓励创办名校,建立规范办学行为督查巡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从严查处各种违规行为。全面强化校园软硬件设施建设,积极打造绿色校园、卫生校园、文明校园、书香校园。

以学校安全工作和治理学校乱收费为例:商城县教体局坚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不断加强对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探索出了一套安全管理的新路子:开展县、乡、校三级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推行“安全法制”和“三理”知识进校园活动,使全县中小学师生的安全意识空前增强,防范和排查安全隐患以及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能力大大提高。各学校积极主动地与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密切联系沟通,优化整治校园的周边环境。各学校都建立了安全管理台账,学校的安全管理做到了责任分明且有据可查。其中,丰集高中建立了安全管理信息平台,收到了养成教育和安全教育的双重功效。

“教育乱收费”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治理的难点更事关教育的形象。商城县教体局大力推行学校收费公示制,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和中职生资助政策,聘请收费监督员,公布举报电话,加强学校财务审计,大力推行普通高中阳光招生,严查乱收费案件,举报必受理、受理必落实、查实必处分,较好地堵塞了收费漏洞,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上升,商城县成为信阳市唯一获得“河南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荣誉称号的县。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制定了实施《商城县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意见》,采取师德建设的“四动”法。舆论鼓动:将先进教师的事迹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予以报道,每年组织师德报告团在全县教育系统巡回演讲,组织师德师风大讨论,定期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演讲比赛。制度推动:开展“树师德、铸师魂,强师能”等一系列结合时政的教育学习活动。典型带动:每年的教师节,教育系统都要推荐表彰一批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弘扬师德,树立师德典型。群体拉动:建立了贫困教师档案,各学校坚持“三必制度”,即教师生病必探望、教师喜事必恭贺、教师困难必慰问,以此促进师德师风建设。

“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铸就了商城教师队伍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忠诚事业的崇高品质。商城教师勇于进取,刻苦钻研,业务精湛,人才辈出;全县省、市学校带头人和名师有650余人,从2005年至今全县至少有70名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名师接到过外面的高薪聘请函,然而没有一人离开商城教育这方热土,体现出他们对商城教育事业的无比忠诚。

商城教师为家乡教育事业甘于无私奉献:有刚做完手术,不顾医生和家人阻拦就直奔教室的班主任刘旸;有给予留守学生家庭般温暖的好老师罗道亮;有一次次为贫寒学生慷慨解囊的青年教师刘中锋;有白发苍苍,年过七旬,仍驰骋“疆场”的李太登……他们的感人事迹被人们广为传诵,他们爱生如子的真情一次次震撼人们的心灵。

县委书记李绍文以诗人的敏锐洞察着当代教育;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感,关注着中华民族的未来。他在《关于教育的杂感》中写道:小学/不应该是绵羊的圈场/不要用根根牧鞭/把天真挞成训良/让千里驹奔向原野吧/别把孩子当成圈羊/中学/不应该像地狱一样/不要终日囚禁着瘦骨嶙峋的小鬼/一天两头不见太阳/把应试的恶魔赶跑吧/去启迪少年们美妙的理想……

“商城教育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商城精神最集中、最具体的体现。教育已经成为商城的品牌,商城的名片,商城一面高扬的旗帜,商城对外最好的形象,商城人的骄傲和自豪”这是商城县县长李高岭的肺腑之言,也是商城县75万人民的心声。我们相信,公平的商城教育,全面均衡发展的商城教育,必能让更多的栋梁之才辈出大别山,必能铸就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