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联合国7月29日电(记者 白 洁 顾震球)联合国负责维和事务的副秘书长勒罗伊29日说,联合国对中国军人在国际维和行动中的表现“非常满意”,希望今后继续并扩大与中国在维和领域的合作。

勒罗伊当天在参加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举行的“八一”建军节招待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目前广泛参与联合国的多项维和行动,向包括苏丹、利比里亚、刚果(金)、黎巴嫩等地区派出了大量的维和工兵、警察和医疗人员。

勒罗伊说:“中国维和人员作风严谨、纪律严明,表现出了高水准的职业素养和奉献精神,联合国对此非常满意。”

勒罗伊还说,他本人在访问中国时曾参观过中国的维和人员培训中心,对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如此,中国维和人员的营地总是干净整洁、井井有条。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3周年,也是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20周年。

来自中国国防部的数据显示,过去20年中,中国军队共参加了18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1.5万人次,有9名维和官兵在执行任务中殉职。目前,仍有近2000名维和官兵在联合国9个维和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

新华社布鲁塞尔7月29日电(记者 刘晓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一位官员29日在布鲁塞尔发起一项保护地球臭氧层的行动时,称赞中国在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的化学物质方面发挥了带头作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臭氧行动项目负责人拉金德拉·申德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不久前公布了一项国家战略,准备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

他说,中国在这方面发挥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因为中国认识到这样做不仅是为了保护地球臭氧层,同时也会帮助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提高能效,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

中国于今年4月颁布了《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根据该条例,从2010年6月1日起,中国将逐步削减并最终淘汰作为制冷剂、发泡剂、灭火剂等的消耗臭氧层物质。

当天,申德代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欧盟委员会环境和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项目负责人共同推出了3本电子出版物,为发展中国家逐步淘汰氢氯氟烃提供政策和立法建议,并为空调和冰箱行业采用氢氯氟烃的替代品进行设备更新和更替方面提供指导和案例分析等。发展中国家政府和相关企业可通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网站浏览这些出版物。

氢氯氟烃主要用于制冷、消防、气雾剂等行业,其对臭氧层的威胁小于全氯氟烃(氟利昂)。1987年签署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从1989年起逐步淘汰全氯氟烃,氢氯氟烃成为全氯氟烃的主要替代物之一。2007年,来自191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一致同意,将于2030年在世界范围内彻底停止生产和使用同样破坏臭氧层的氢氯氟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