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
今年5月以来,越来越多城市遭遇到“水困”,有关专家认为最大原因在于城市基础设施滞后。相比之下,“7·16”暴雨来袭我市,历时之长、强度之大,实属罕见,但中心城区经受住了考验。究其原因,即我市中心城区内河治理工程发挥了作用,收到了成效。正如市委书记王铁指出,近年来,我市在城市内河治理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城镇防洪排涝能力大大提高。
说起“7·16”暴雨,不得不提到2005年7月10日、2007年7月1日中心城区形成的洪涝灾害。广大市民至今难以忘怀:地下排水不畅、吞吐不灵,浸泡在水中的车辆抛锚熄火,市民涉水而行,城市秩序一时混乱……其实,城市内涝并不奇怪。今年5月,广州的三场暴雨,令羊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三次变“洋城”,成为该市“内伤”。(据2010年5月9日《广州日报》)这样的尴尬,并非广州独有,当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时,越来越多的城市遭遇到“水困”。入夏以来,南方地区汛情尤其是长江流域的洪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刘宁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部分城市遭遇强暴雨袭击,引发城市严重内涝,100多个县级以上城市一度进水。(据新华社)
令人欣慰的是,2008年开始,市委、市政府结合六城联创工作,把内河治理工程作为惠及民生的“十件实事”之一,连年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切实抓紧抓好落实。2008年,本着“自上而下、分期治理、辖区实施”的原则,重点针对黑泥沟、棉麻沟、化工沟、平西沟、五里沟、平西沟等内河,疏浚重点阻水河段、改造内涝严重区域、拓宽改造河道、完善排水管网、新建或改造桥涵,并完成《信阳市中心城区防洪应急预案》的编制。3年来,我市投资逾亿元,内河普遍得到治理。总体上看,连续3年,我市中心城区内河治理工程经受住了“7·16”暴雨灾害的考验。往昔积水较为严重的八一路、统一街、红太阳小区等路段出现了“不积水的新闻”,但是,中心城区的北京路中段、新华西路中段、工区路金属材料总公司段、平西路六职高门前段等4处区域的仍有积水现象,这也是目前市区内河治理目标任务完成近半、尚未彻底的客观存在。
一句话,城区内涝的根本原因在于城市基础设施滞后。诚然,一座经常出现强降水的城市,暴雨突袭导致部分路段短时积水,在所难免。但是,反思当前的城市建设发展,必须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既有的生态环境,谋求人水之和谐,切忌“精卫填海,愚公移山”。殊不知,具有涵养水源及景观价值的沟、塘、河道是城市蓄洪、排水的重要载体,必须严格保护。惟如此,方能不至于使内涝变成“内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