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看到紧张抢修道路的工人们,郭瑞民要求加班加点抢修,尽快恢复道路通行。交通部门今后要认真研究周边地形地势,尊重规律,顺势而修,避免因规划设计与周边地质环境不协调而带来灾害隐患。
位于淮河中上游结合部的淮滨县,境内河道总长234公里,承担着上游3万多平方公里的洪水下泄任务,每年汛期都面临着巨大的防汛压力,是我市防汛抗洪的重要区域。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宗旨,郭瑞民对做好淮河流域防汛抗洪工作高度重视。
当日下午6时左右,郭瑞民一行又赶赴淮滨县,先后前往闾河桥、省道216线淮滨淮河大桥察看水情,并走进淮滨县水文站,一边通过网络了解近期雨情、水情和汛情,一边和水利、气象系统负责同志共同会商。当得知此次淮河洪峰将于20日上午8时左右从淮滨县过境时,他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进一步强化领导、强化责任、强化措施,全员上岗到位,进入防汛救灾第一线,确保洪峰安全过境;水利、气象等部门要进一步密切关注雨情、汛情、水情,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性,以便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科学决策、科学部署、科学调度。
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防汛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在检查中,郭瑞民反复强调,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防汛抗洪和救灾工作的第一原则、第一责任。每到一处,他都把群众安危摆在首位,把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放在心头。检查没结束,郭瑞民就特别安排市财政局立即下拨100万元紧急救灾资金,重点支持受灾严重的乡村,用于房屋倒塌、人员伤亡和生活困难的受灾群众的救助及安置。
雨情就是信号,汛情就是命令。19日晚8时,市气象台发布黄色预警:预计夜里全市各县区降雨量在50毫米以上。接报后,郭瑞民不顾一天的奔波劳累,又连夜从淮河大堤冒雨赶往市防汛指挥部。途中,他不停地向各县区的主要领导同志了解防汛救灾最新情况。深夜11时,郭瑞民一行赶到市防汛指挥部会商室,看望了市防汛办日夜坚守在一线的值班人员,现场抽查了各县区值班情况。在听取了市防汛办最新防汛情况的汇报后,郭瑞民要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处于临战状态,严阵以待,严防死守,严密组织,确保全市安全度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