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专题组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信阳是一个农业大市。如果说河南是中国的缩影,那么,信阳就是河南的缩影。如何在保持粮食生产稳步增长的前提下,不断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我市由工业小市向工业大市跨越,当好中原崛起生力军,是摆在市委、市政府面前的重大历史使命。

怎么办?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选好项目,制定计划,具体到人,督察问责,狠抓落实,坚持以项目为抓手,从具体的招商引资破题,在全市上下开展轰轰烈烈的招商引资活动。

招商引资风生水起

在全市产业集聚区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王铁强调,一定要坚持招商常态化。产业集聚区能不能集大成,能不能聚大商,关键还是看招商。要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大招商工作,在招商的各个环节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形成有利于招商、有利于创业的大氛围。

为此,全市总动员,坚持“四个一”,实施大招商。练内功,广发“名片”重推介。充分利用我市获得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全国44个交通枢纽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20强”、“中国创业之城”等金字招牌,在各种招商活动中宣传推介。请进来,项目“为媒”诚相待。今年以来,我市共举办了两次大的招商活动,签约经济技术合作项目164个,引进资金316.5亿元。其中,信阳第十八届国际茶文化节签约项目125个,总投资233.9亿元。“5+2”经济合作活动签约项目39个,总投资82.6亿元。走出去,广结“善缘”果满枝。今年以来,各县区、管理区、开发区共组织招商小分队220批次,分赴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积极与各地商会组织和企业联系沟通,开展市情推介和项目洽谈活动,共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16个,投资总额496.6亿元。上层次,领导“出马”走天下。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带队赴外地与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进行洽谈。市委书记王铁带队前往山东开展招商活动,市长郭瑞民在深圳举办信阳——深圳电子企业恳谈会。今年以来,已有近20家央企和国内外500强企业在我市投资。总投资10亿元的北京天润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风电场开发项目、广东锦田集团投资30亿元的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等纷纷落户信阳。

为把招商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做出成效,市委、市政府要求在“准、快、实”上下工夫,即坚持在谋划上突出“准”字,在建设中突出“快”字,在储备上突出“实”字,选好项目,推介项目,完成项目,让项目成为“发动机”,达到招商推动经济发展的目的。

项目重在质量,招商重在运作,责任重在担当,成效重在落实。全市各县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牢固树立“大招商、招大商、真招商、招真商”的理念,发扬“说尽千言万语、跑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的精神,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优化环境,真诚留人”的工作方法,掀起了招商引资工作的新高潮。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