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海燕)我市建设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帷幕拉开以来,淮滨县固城乡党政一班人抢抓政策机遇,大胆创新思路,多措并举推进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流转1.8万亩,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子。

政府搭建平台,指导土地流转。该乡结合本地实际,引导富贵粮油、永锋木业等8家民营企业出资300万元,注册成立了“河南省淮滨县金贡仓农业综合开发公司”,该乡乡长任董事长,从而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出资、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具体经营的“金贡仓”模式。由于政府的参与,提高了土地流转的公信力,同时兼顾到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的利益,为土地流转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企业强强联手,推动土地流转。出资注册“河南省淮滨县金贡仓农业综合开发公司”的8家民营企业,利用公司资金雄厚的有利条件,通过竞拍拿到土地经营权,可以有效确保承包经费落实到位,从而解决了个人无法承包万亩土地的难题。目前,“河南省淮滨县金贡仓农业综合开发公司”集中流转了白布、徐坡、楚寨等村大约1.8万亩土地,同时,公司还有了自己固定的、可靠的原料供应基地,从而拉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专业组织服务,拉动土地流转。“河南省淮滨县金贡仓农业综合开发公司”成立后,该乡又成立了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业植保专业合作社、粮食收购加工储备合作社和粮食运输专业合作社等8个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的成立首先是规避了农业经营风险,改进了种植技术,提高了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有利于建立从生产到销售的良性循环渠道,面对自然灾害的威胁,可以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共同进行抵御,从而化解了农业经营风险。其次是提高了农业组织化程度。这种“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基地+种粮大户”的模式,把从事同一产品生产的农民连成一体,使企业和农户加强了对生产流通的管理。再次是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专业合作社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户,以市场为依托,大力推广名特优新品种,实现了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区域化布局,带动了品种改良,推进了产、供、销一体化进程。

能人示范带动,促进土地流转。该乡乡土能人积极参与土地流转,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外经商的楚寨村村民刘涛,致富不忘乡邻,今年6月,他积极投身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先是捐资100万元用于村小学、村部、村卫生室等公益事业的发展,后来又建设农民新居60套,并按照550元/平方米的成本价供村民自由选购,对困难居民给予优惠,彻底解决了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难问题。同时,他以每亩6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500亩用于投资兴建企业,吸纳因土地流转而失地的农民就业,并承诺在企业长期打工者收入不低于600元/月。目前,全乡共有各种能人36人参与土地流转,流转土地6700亩。

推广“4+2”工作法,规范流转土地流转。在推动土地流转工作中,该乡广泛推行“4+2”工作法,干部深入田间地头,通过与村民的座谈,充分地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农民在土地流转中遇到的问题。截至目前,仅徐坡村就流转土地4600多亩。

制定奖励措施,鼓励土地流转。为加快推进土地流转,该乡特别出台了新的奖励措施,奖励对象包括外出返乡成功人士,全体机关、乡直单位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凡主动参与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承包土地300亩、500亩、1000亩、2000亩、5000亩及1万亩的,分别奖励现金2000元、5000元、1万元、2万元、5万元及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