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红色土地
郭家河战斗 1932年12月中旬,蒋介石下令对鄂豫皖苏区进行大规模的划区“清剿”。1933年3月初,国民党军第三十五师两个团,进占鄂东北苏区的中心要地河南省光山县郭家河村(今属新县),企图长期据守,以控制苏区中心区,逐步进行“清剿”。活动在这一地区的红二十五军军长吴焕先决心乘其孤军深入,立足未稳,予以歼灭。3月6日,红二十五军主力在光山、罗山地方武装的配合下,以合围之势向进占经扶县(今新县)郭家河之敌发起猛攻。担任主攻的第七十四师第二二零团及军特务营向郭家河东北迂回,第二二二团从郭家河以南及西南配合攻击。拂晓,第二二二团进至羊人岩高地,向守军警戒部队约1个营发起突袭,歼其大部,其残部向郭家河逃窜,第二二二团衔尾追至郭家河南缘,以1个营从南面佯攻,主力从西南发起攻击。郭家河村内守军以为遭到红军主力的攻击,仓皇向东北方向撤退,企图逃往新集(今新县县城)。此时,第二二零团及军特务营已迂回到郭家河东北部,当即予以迎击,迫其转向西北方向突围。在此方向又遭到第二二二团的尾追和地方武装的阻击,于是又折回东窜,最后红二十五军将其围困于二道河西南洼地,经1个多小时激战,将其全歼。此次战斗,红二十五军仅伤亡30余人,全歼国民党军2个团,毙其百余人,俘2000余人,缴获山炮1门、迫击炮8门、机枪12挺、长短枪2000余支、战马百余匹,取得红二十五军重建后首次大捷。郭家河战斗是鄂豫皖红二十五军在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根据地后,于1933年3月初在河南省光山县郭家河(今属新县)地区对“清剿”的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进攻战斗。红二十五军指挥员抓住国民党军2个团孤军深入,立足未稳的有利时机,主动发起攻击,并对逃窜之敌四面堵截,予以围歼,从而取得了以仅伤亡30余人的代价,全歼国民党军2个团的战绩。
商城门坎山战斗 1933年3月27日至28日,红二十八军在商城县大、小门坎山与敌第七十五师二二四旅激战,毙伤敌数百名,但不幸的是军政委王平章在战斗中光荣牺牲。全军将士誓与军政委报仇,在豹子岩打得敌七十五师溃不成军,毙敌200余人。
红二十八军主力并入红二十五军 1933年4月初,红二十五军在大畈地区与从商南到此的红二十八军会合。4月8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决定将红二十八军主力编为红二十五军七十三师(留在皖西的部队和部分游击队组成红二十八军第八十二师),吴焕先任红二十五军军长,戴季英任政治委员,徐海东任副军长,全军辖3个师,共7个团,1.2万余人。
(未完待续)
(本文由鄂豫皖革命纪念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