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专题组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各级基层党的组织在贯彻落实党的决定时,绝不能空喊口号,只做样子,而是要做实、做细各项具体工作。只有抓具体,具体抓,问题才能抓得准,抓得深,抓得细,抓得实,并通过一“砖”一“瓦”的建设,才能最终把蓝图变成现实。
请看来自市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办公室统计的数字:自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成立至今,全市土地流转面积已达769万亩。其中,耕地362万亩,林地345万亩,水面46万亩,其它16万亩;全市农业专业合作社已达3746家;金融创新方面,全市已有村镇银行2家,农民资金互助社285家,农村商业合作银行6家,小额贷款公司7家,担保机构52家;全市创业人才已达7898人,而在这之前,这些数字都是空白。
从上述数字我们发现,再宏伟的目标、再宏大的工程,只要我们从具体事情抓起,就没有干不成的。建设试验区如此,干其它工作更是如此!
抓基层,让农民感受党的温暖
省委书记卢展工说,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根本途径在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讲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
作为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信阳市,如何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一个关键的因素在于能否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从2009年4月22日至今,一年多来,为了让建设试验区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我市先后在市、县、乡建立了三级示范村及“名誉村长”制度,重点在全市确立了38个市级农村改革示范村,每个示范村由一名市级干部担任“名誉村长”。“名誉村长”把示范村当做改革的“试验田”,看作是自己的“责任田”,经常深入基层,帮助示范村理思路、办实事、搞改革、谋发展。在这些示范村的带动下,我市农村改革呈现了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局面。
——浉河区根据现代农业生产的特点,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组建跨行业、跨地域的合作社党支部,初步建立起以村党总支为主体、合作社党支部为骨干、产业党小组为基础的新型农村基层组织体系。
——固始县开展了在外出农民工集中地建立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工作,组建农民工党员网上党支部,做到了外出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
——各县区认真推行“四议两公开”。运用“四议两公开”,全市解决了土地流转、集体资产处置、村组建设规划、土地征用补偿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10多万个,农村民主管理找到了新的抓手,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
(下转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