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胡晓川)今年以来,潢川县着力加快推进“让华英富庶潢川”工程,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坚持品牌化发展、产业化发展、外向化发展思路,增强拉动力、竞争力、带动力,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大发展。
突出华英再造,增强拉动力。潢川县大力推进“华英农业”富民计划,力争用2年至3年时间,再造一个新华英,实现产值突破100亿元、出口创汇1亿美元、连锁店超过1000家,年屠宰加工肉鸭3亿只以上、利税超3亿元、带动30万农民致富;重点抓好华英公司本部5000万只华英鸭养殖场建设和羽绒制品一期工程建设,着力打造种禽推广、熟食销售、饲料生产、出口贸易四大经济增长点,促进全县食品工业发展。
突出规模扩张,增强竞争力。潢川县抢抓“双十”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机遇,完成黄国粮业15万吨大米和糯米粉、潢绣10万吨彩钢钢构、利美木业60万张细木板等10个续建项目建设,1704粮食储备库10万吨大米加工、中川水产4万吨水产品加工、金汇药业2000吨激素中间体、国大公司8万台减速机等10个新上项目陆续开工;帮助解决好生产经营问题,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家,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增加到8家;加快禽肉加工、粮油加工、水产加工产业发展,以华英集团、黄国粮业、中川水产、宝树水产为龙头,激活带动一批中小企业集群;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加快企业战略重组,促进资金和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支持黄国粮业、裕丰粮业、明业食品等企业发展为企业集团;促进中川、宝树、文尧等水产加工企业,福康、永江等羽饰加工企业进行优势互补、横向联合,提高综合竞争力。
突出产业升级,增强带动力。潢川县大力实施“质量兴县”战略,鼓励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积极争创名牌产品,争创国家级品牌2个,省级品牌3个;争取黄国粮业糯米粉标准成为国家标准,潢川金桂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围绕畜禽、水产、粮油等优势产业,将产品链不断向上下游延伸,推进产业链配套,增加产业附加值;围绕机械、纺织、制药等传统产业,加强与科研院所及大型企业的联合,促进改造升级;抓住外需回暖时机,开拓鸭肉制品、水产品、羽绒羽饰制品国际市场,扩大出口规模。落实出口扶持政策,设立进出口检验检疫潢川办事处,为企业出口开辟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