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政府:
在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48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出的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的议案,被定为大会01号议案。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议案办理工作,及时召开主任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制定了《市人大常委会督办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01号议案总体工作方案》,并相继向社会发布公告,召开由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参加的“菜篮子”工程建设专题询问会和市民建言献策座谈会,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对“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建议。5月6日至10日又组织部分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由常委会主要领导带队,分三个视察组,对全市六个县区的“菜篮子”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视察。
市人大常委会认为,今年市人代会01号议案,由约占大会全体代表的十分之一分别联名提出,反映了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对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降低物价水平的迫切愿望。中央、省委今年的“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市委在今年“四号文件”中对发展蔬菜种植业、现代养殖业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在我市启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不仅是办理市人代会议案,也是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决策的具体行动,更是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菜篮子”工程就其内容而言,包括肉、蛋、奶、果、蔬以及水产品、豆制品、食用菌等。但当前我市“菜篮子”工程建设的主要问题是蔬菜产业发展缓慢,供求矛盾突出。具体表现在:蔬菜产业发展缺乏政府有效引导和扶持,蔬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科技水平较低,农技服务体系不健全,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弱;城区面积不断扩展造成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减少,没有建立蔬菜基地占补平衡机制;中心城区农贸市场少,经营面积小,产销渠道不畅通;蔬菜质量安全监督检测设施不健全,管理手段缺乏。为推进我市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市人大常委会重点对蔬菜产业的发展提出六点意见:
一、切实提高蔬菜综合生产能力。应着眼我市未来发展,统筹好城乡建设规划,尽快出台保护城郊蔬菜生产基地的政策措施,抓紧建立蔬菜基地的占补平衡机制。做好新蔬菜生产基地建设规划,选择土地肥沃、通透条件较好,排灌条件优越的区域建设蔬菜生产基地。按照设施化栽培、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要求,着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把蔬菜生产作为一项富民产业做大做强。
二、出台鼓励蔬菜生产的扶持政策。加大“菜篮子”产业投入。要多方筹措和整合资金,设立“菜篮子”产业扶持资金,重点用于支持蔬菜规模化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扶贫项目每年拿出一定比例资金用于扶持“菜篮子”产业发展。定期召开各类蔬菜专业合作社和蔬菜生产大户座谈会,交流情况,对成绩突出者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协调金融部门对种植、养殖大户进行小额信贷投放。加强价格调节基金征管和使用,确保大部分资金用于发展蔬菜生产。加强蔬菜生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对蔬菜生产者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和服务。逐步建立产业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机制,协调保险部门将蔬菜产业纳入农业保险范围,对蔬菜大棚等易受灾害的设施进行的财产保险和对蔬菜的农业保险,政府对农民参保要给予适当保费补贴,对保险企业给予适当经营费用补贴,建立政府、保险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共担的机制。
三、建立完善的农贸市场体系。针对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和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实际,在市场建设上要抓规划、抓管理、抓发展。处理好城市管理与菜农卖菜的关系,合理规划,规范管理,对供菜的农用车辆,公安、交通部门应给予办理绿色通行证,保证郊区菜农供菜渠道畅通无阻。对农贸市场的供水、供电、场地硬化、交易、冷藏、加工设施、通讯和信息系统、电子结算系统、质量检验检测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要重点扶持。在羊山新区建设中做好标准化市场的规划,同时把老城区适当位置放开作为农贸市场,提高中心城区的蔬菜供应量;对老城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扩大现有农贸市场的容量。开辟并扩大蔬菜生产者直供市民消费市场的“绿色通道”,减少本地蔬菜进入市场的环节,强化我市“菜篮子”的产销衔接功能。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