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良博 吴正宇
日前,紫水河畔彩旗招展、鼓乐喧天,总投资达8千万元的光山中国茶具博物馆开工奠基了。这是目前全省唯一的茶文化旅游点,也是继杭州茶叶博物馆后全国第二家茶文化专题馆,该馆将全面展示光山乃至全市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底蕴。这项工程是光山县委、县政府坚持文化引领,扎实推进“让智慧之光溢彩光山”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实现光山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先导工程。
一年来,光山县以“让智慧之光溢彩光山”作统领,以产业开发为载体,以多元化投资作支撑,创新机制、优化环境、加大投入、彰显特色,文化事业空前繁荣,正引领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民俗文化丰富多彩。该县大力开发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精品,努力挖掘具有光山地方特色的歌舞文化、戏曲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民间艺术等各类资源,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目前,该县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戏为艺术龙头,带动了地灯戏、皮影戏、狮舞、龙舞、旱船、竹马、花挑和大鼓书等民俗特色文化的蓬勃发展。全县发展营业性演出的花鼓戏班45班,皮影戏班57班,礼仪庆典乐队34班。国家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殊乡的演员们已走出信阳,远到安徽、湖北、江西省等地演出,每年演出1800余场(次),观众累积92万人(次),年演出收入达800万元。
该县还大力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事业。河南省文化先进社区上官岗村建起了700平方米的文化大院,创业成功人士管磊投资160多万元建成个体文化大院。目前,该县农民群众自筹资金组建的文化大院有25个,文化中心户100余户,个体电影放映队9家,图书馆3家。
项目建设快速推进。该县立足资源,高标准策划“让智慧之光溢彩光山”文化产业项目,重点实施 “十个一”工程,启动光山智慧博览园、智慧博物馆、净居寺、司马府、茶文化、星级宾馆等六大项目建设,打造光山智慧之乡品牌。计划总投资2.5亿元把大型旅游项目豫南民俗文化智慧园打造成“AAAA”级旅游景区;总投资2.2亿元的景观大道光山县智慧大道正快步推进;茶文化苑文化产业项目得到省资金扶持,被列为2009年度河南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立了文化产业项目库,殷区起义景区、南向店王母观、文殊绿泉山庄、凉亭赛山风景区等一大批景区(景点)吸引了大批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开发。
旅游产业蓬勃发展。该县以“智慧之光”引领旅游产业发展,以“智慧光山·司马光故里”作为光山旅游形象口号,加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实施“一城四区五镇十村”旅游发展格局。近年来,该县先后对紫水塔、王大湾会议旧址、徐畈革命旧址群、中原军区第一纵队司令部旧址、吉鸿昌旧居、司马光故居等一大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维修,成功打造出邓颖超祖居、王大湾会议旧址、净居寺等一批国家AAA级景区。面对旅游市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县长文宗锋信心百倍地说:“要树牢‘让智慧之光溢彩光山’主题理念,突出文化引领,旅游支撑,文旅互动,不断提升旅游接待水平,2010年力争接待游客70万人次以上、旅游收入1.6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