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国

眼下谈论理想,似乎有点不合时宜;也许正是因为论者寡,这个话题才更具价值,一如珠穆朗玛峰上的氧气——越少越珍贵。重拾这个话题缘于偶然: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十套的《大家》访谈栏目,采访了我国著名的导弹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院士。梁思礼所走过的人生之路,生动地诠释了“有了理想的人生更豪迈”这个主题。

理想为人生导航。梁思礼,1924年生于北京,是近代中国著名启蒙思想家梁启超的第五子。从记事起,四处颠沛流离的生活给他带来了诸多磨难,在日寇铁蹄下艰难求生的亡国奴境遇让他刻骨铭心。从青少年时代开始,他就把热爱祖国、奋发图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毕生追求。因为心怀这样的理想,1941年,中学毕业的梁思礼就和三姐思懿一道赴美留学,一口气读到博士,并于1949年9月毅然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几十年过去了,在他的领导和带动下,我国建设起了一支导弹和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研究团队,这支团队为我国的国防和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梁思礼的人生之路不平坦,甚至很艰辛,但无论何时何地,他都从未动摇对伟大祖国深沉的爱恋,从未忘记报效祖国的使命。他几十年的风雨人生,就是沿着理想指引的航向劈风斩浪、奋勇向前、最终到达胜利彼岸的壮美航程。

理想是奋进的动力。导弹和运载火箭研究,是高科技、高风险领域,挫折和失败随时陪伴着广大科研人员。如此充满风险和挑战的事业,特别需要他们胸怀崇高理想,从而激发出一往无前的勇气和敢于战胜困难的必胜信心,进而夺取最后的胜利。1962年3月21日,凝结着广大科研人员无数心血和寄托着无限期望的我国自行研制的东风二号地地导弹,首次飞行试验失败了。这个结果,对全体参战人员的打击是巨大的。但就在这次导弹试射前,梁思礼的第三个孩子即将出生,他与妻子约定:如果生男取名梁凯,生女则取名梁旋。试验虽然失败了,梁思礼仍然为女儿取名梁旋。通过对失败原因的科学分析,修改设计后的东风二号,经过十七项大型地面研制试验、一百零五次发动机试车,终于在1964年6月29日发射成功。从发射失败、到仍坚持为女儿取名梁旋、再到两年后的成功发射,体现了梁思礼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和坚定信念,这毅力和信念源自他崇高的理想。位卑未敢忘忧国。由于家庭背景的缘故,建国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梁思礼少有幸免,“文革”期间,他更是被下放到我省正阳县农村养猪。在有限的养猪时光中,他琢磨出了一套从猪的配种、选苗、进食、育肥、出栏等环节的“全程质量控制养猪法”。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感到这东西对国家有用”。纵使身处逆境,依然尽力报答、依然对祖国母亲怀着“不变的忠诚”,何等赤子情怀?!因为心中有着远大的理想,才能始终满怀赤诚、忠贞不渝,才能把一切困难踩在脚下、坚定不移朝前走。

理想升华人生境界。只有志存高远,方能目光远大;只有目光远大,才能取大义、弃小利,使人生逐步迈入“不为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境界。那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梁思礼赴美访问,在西雅图遇见了昔日的同窗好友。这位好友是华人,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导弹研究专家。那时,这位同窗的年薪已是30万美金,而梁思礼当时全年的工资尚不到一万元人民币。面对不成比例的收入差距,当有人问梁思礼是否后悔当初的选择时,他掷地有声地回答:“他虽年薪30万元美金,但也只是为资本家出卖智力劳动而已;而我和我的团队,经过不懈努力,我们为我们的祖国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我为此感到无上的光荣和自豪!”何等人生豪迈?!这才是真正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丈夫当如是也!这振聋发聩的心声,既是老一代优秀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更是他们高尚人生境界的生动写照。豪迈的语言,饱含着崇高的人格魅力,深度动人心魄。

理想是个性化的选择,她应当是多元的;但每个人都应当有理想,且每个时代的理想都有其主流、都与国家民族的需要和时代的召唤紧紧融为一体。现在,我们的祖国正行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中,依然需要亿万炎黄子孙胸怀报国之志,致力中华振兴,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施展才干、建功立业、实现人生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