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政府的安排,6月19日,市联创办对全市建制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运行情况进行了第二次全面检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建制镇生活垃圾中转建设项目是省政府十项民生工程之一,我市有67个乡镇于2009年开始实施该项目,其中:浉河区3个、平桥区5个、罗山县10个、潢川县9个、固始县8个、息县6个、淮滨县7个、光山县7个、商城县8个、新县3个、鸡公山管理区1个。按照省政府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要求,所有建制镇的垃圾中转站必须在2010年6月30日前全部建成并正常运行使用。5月5日,市联创办下发了《关于推进我市建制镇生活垃圾集运项目实现正常运营管理工作的通知》(信创办字〔2010〕16号),要求5月30日前完成项目基本建设、6月30日前务必全部投入正常使用。6月7日,市联创办进行了第一次全面实地督查,并于6月13日召开县区专题会议进行了督促指导。
6月19日,市联创办对全市67个建制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运行情况进行了第二次全面检查,总体情况为:已经运行使用的52个,占77.6%;尚未运行使用的15个,占22.4%。
二、检查结果
截至6月19日,全市建制镇垃圾中转站建设运行的具体情况为:
1、已经运行使用的乡镇:罗山县的竹竿镇、子路镇、庙仙乡、彭新镇、楠杆镇、青山镇、莽张乡、灵山镇、潘新镇;息县的城关镇、东岳镇、夏庄镇、包信镇、项店镇、小茴店镇;商城县的李集乡、达权店乡、上石桥镇、双椿铺镇、汪桥镇、余集镇;新县的苏河镇、吴陈河镇、沙窝镇;固始县的陈淋子镇、方集镇、黎集镇、三河尖乡、往流集镇。潢川县的仁和镇、卜塔集镇、双柳树镇、江家集镇、黄寺岗镇、桃林铺镇、伞陂寺镇、踅孜镇、付店镇;淮滨县的城关镇、栏杆镇、期思镇、防胡镇、赵集镇;光山县的寨河镇、孙铁铺镇、泼陂河镇、马畈镇、白雀园镇、砖桥镇;浉河区的吴家店镇;平桥区的明港镇、邢集镇。
2、尚未运行使用的乡镇:浉河区的十三里桥乡、东双河镇;平桥区的五里镇、平昌关镇、洋河镇陆庙核心区;固始县的城关镇、胡族铺镇、郭陆滩镇;淮滨县的新里镇、马集镇;商城县的城关镇汤泉池景区、鄢岗镇;光山县的十里镇;罗山县的周党镇;鸡公山管理区的李家寨镇。
三、存在问题及相关要求
经过市、县区和相关业务部门的多次督促检查,我市67个建制镇生活垃圾中转站的主要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有的县制定了运行经费补贴办法,加大了财政经费投入。但此次检查发现,仍有个别县区、乡镇重视程度不够,措施不力,生活垃圾中转站配套设施不完善,建设工作严重滞后。而已经运行使用的建制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大部分也尚未做到正常运行和经常使用。同时,乡镇普遍缺乏运行资金,自身无力长期承担操作人员、驾驶人员的工资及燃油、水电等运行费用,导致大部分建制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尚未真正运行使用。
按照5月27日省政府下发的《关于加强全省乡镇生活垃圾中转站运行监管的通知》(豫政办〔2010〕56号)精神和市政府的要求,各县区要高度重视,对配套设施不到位的,要督促有关乡镇立即按要求完成建设任务,并结合实际加大支持力度。各乡镇要加强对生活垃圾中转站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设施完好、运行正常,并积极探索长效机制,采取合理收取垃圾处理费等多种形式筹集资金,通过财政保障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健全生活垃圾中转站长期、安全、稳定的运营机制。市联创办将严格按照相关要求,继续对建制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运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将其列为县乡创建督查内容之一。
信阳市六城联创工作指挥部办公室
2010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