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陈功启 徐 刚)在县政府统一部署下,光山县教体局多管齐下不断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全面调整中小学布局促均衡。该县县政府印发了《光山县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导各乡镇,对农村中小学有计划、科学进行布局调整。县教体局按照就近入学、相对集中、整合优化配置资源的原则,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进行调整,较好地解决了部分农村小学生源少、教育质量低、教师资源浪费等问题。
二是出台指导文件促均衡。该县制订了《光山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转发了《光山县教育局创建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工作方案的通知》,对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统筹规划、统一部署,不断推进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是加强农村偏远学校教育工作促均衡。为解决好农村偏远学校教师数量不足、教育质量不高、办学条件差的问题,2008年该县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偏远学校教育工作的意见》,决定在师资配备、经费投入、设备配置等方面对农村偏远学校倾斜。2008年,全县新招聘了60名教师,全部安排到农村小学任教。2009年,省、市分配的180名特岗教师,也全部安排到农村初中薄弱学校任教,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学校教师资源不足的难题。
四是实行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促均衡。从2008年秋季起,县教体局从城镇学校和超编学校选派教师到农村偏远小学进行为期两年的支教服务期制度。并对支教教师每月补贴130元至150元,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目前,已有三批159名教师到农村小学支教,对整体提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五是不断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促均衡。该县先后争取资金3500余万元,改、扩、新建了部分农村初中食堂、学生住宿楼。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2006年至2009年期间,先后争取危改资金3000余万元,维修、改造中小学B、C、D级危房。目前,全县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已基本消除,师生安全有了可靠保障。实施农村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先后为农村中小学更新课桌凳4万套。实施农村学校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确保寄宿生特别是留守学生有热饭吃、热水喝,有房子住。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先后为全县所有农村中小学按不同模式配备了远程教育设备,大大提高了农村现代化教育水平。
六是扩大省级示范性高中指标分配比例促均衡。该局将县高中招生指标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农村初中,提高农村初中生接受优质高中教育的比例。2009年,该县被省教育厅授予“河南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单位”,是全市获此殊荣的两个县(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