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B1版)
该分局结合辖区实际,将30个社区、农村警务室科学规划成以平阳路警务室为代表的城区警务模式,以许岗警务室、陆庙警务室、马营警务室、牌袁路警务室为代表的农村警务模式,分别体现了试验区、文物保护区、工业园区和旅游区的工作特点,努力打造具有平桥特色的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品牌。
一是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全区30个警务室均配备了电脑,城区警务室和大部分农村警务室接通了互联网,把“人、物、地、事”等治安要素全部纳入计算机管理,将信息化延伸到最基层。落实“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的要求,警务室民警牢固树立信息化意识,主动用信息化的执法理念和工作方式投入日常工作和办案中,积极探索“打、防、管、控、服”等新技能。
二是以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为重点。在警务室里专门设置了用来调解矛盾纠纷的警民联调室,墙上两行醒目的警示语——“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让双方当事人在心理上得到启迪。一张等边三角形的调解桌,体现出平等、公开、公平的原则。2009年以来,全局社区和驻村民警共有效调解各种矛盾纠纷400余起,防止了矛盾纠纷的进一步激化,避免了因民事纠纷向刑事案件的转化,有力地维护了辖区稳定。
三是以人口管理为重点。民警把采集来的辖区内常住人口、暂住人口、流动人口、重点人员、监管对象等治安要素,分门别类地录入警务综合系统,特别是以流动人口管理为主的实有人口管理为重点,积极探索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新思路,牢牢把握人口管理主动权。
倾心为民 让爱延伸 打造平安和谐新名片
如今,在平桥社区和农村,一个个警务室已成为沟通警民关系的桥梁和纽带。民警充分利用警务室这个最前沿的为民服务平台,积极探索和丰富便民服务的方式,主动帮助群众办理各种证照、送证上门、定期为孤寡老困人员上门服务、提供法律咨询;推行“警民半月谈”制度,实行弹性、错时工作制度,每月的第二个星期二和每月20日邀请社区干部、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帮教对象等不同层面的人员举行警民恳谈会,定期开展述职述廉、网络对话、安全防范宣传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弹性、错时工作制度使社区警务室民警真正从派出所值班、值勤、办案中解脱出来,专心于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实现了警务室民警每周在警务室工作时间不少于20个小时的目标。警务室民警积极深入社区企业、工厂组织安全防范指导,并向工人发放安全防范手册,宣传讲解安全防范知识;对辖区的重点地区、重要场所实施24小时不间断巡逻,随时发现并排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深入学校向学生讲解法律小常识,增强学生学法、守法意识;深入乡间、地头、农户家中,送法上门,耐心解答群众的法律咨询,鼓励群众积极提供违法犯罪线索,发动群众共同参与社会治安,警民共创平安家园。
与此同时,该分局还建立并完善了多警联动进社区、村组机制,刑侦、治安、法制、交警、消防等多警种民警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定期到警务室服务。刑侦、治安部门及时掌握辖区治安动态,收集案件线索;法制部门随时提供法律咨询,开展法制宣传。消防部门主动宣传防火、灭火常识;交警部门宣传交通法规,上门办理证照,积极为群众提供服务。
目前,该分局的30个警务室已成为打防违法犯罪的前沿主战场。
2010年4月22日上午10时许,平桥派出所平阳路警务室民警在辖区巡逻时,发现有三三两两的年轻男女向平桥化肥厂家属院聚集,行迹十分可疑。民警遂跟随至平桥化肥厂家属院内一民房,发现这些人员系传销人员。在及时向所领导汇报后,派出所集中15名民警,迅速突击,一举将正在参与传销活动的苏某、李某等40余人查获。经讯问,犯罪嫌疑人苏某、李某、朱某等5人在平桥区以每套2900元的价格组织领导他人传销由哈尔滨某公司生产的圣元雪蛤油,先后引诱、胁迫40余人参加。平桥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5人,治安拘留24人,遣返被骗参与传销人员22人。
家住肖王乡的群众芦国军对笔者说:“警务室建立以后,民警经常下乡送证,帮助困难群众、孤寡老人,农忙时间还帮助我们收割、插秧,警务室民警把工作做到我们老百姓的心坎上了,真是咱老百姓的贴心人。”
2009年以来,通过警务室民警摸排的线索,该分局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0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80余名、网上逃犯20名。通过群防群治,辖区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21.8%,社会治安空前平稳。
一张张平安和谐名片在打造,一幅幅感人的场景在描绘;一双双温暖的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一句句肺腑之言由衷地表达着警民之间的情意!
回顾社区和农村警务室建设的历程,平桥公安分局党委深刻领悟到:省公安厅、市公安局和平桥区委、区政府的重视支持是前提,确立清晰的建设思路是关键,创新发展走规范化模式是核心,全警上下积极参与是保障。一路走来,平桥公安人在抢占机遇中创造出一个个神奇,书写着一个个温馨的爱民故事!奇迹仍在创造,故事还在书写。展望未来,平桥公安人满怀豪情,众志成城,在“三项建设”的征程上,瞄准新的目标,将阔步跨入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