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市第三小学的老师和保安在校门口为学生“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 赵 锐 摄

□本报记者 赵 锐 文/图

俗话说“平安二字值千金”,对于许多家长来说,孩子在校园的安全最让他们操心。本来已经不再接送女儿上学、放学的王女士,近日再次把这项已经干了10年的“活儿”重新捡起来。王女士的女儿是我市某中学初二学生,福建南平的“3·23”事件让王女士一家的“安全神经”重新绷紧。如今, 王女士这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她感慨地说,“现在孩子在学校上学,我在家里通过手机就可以看到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这下我可放心了!”

记者近日从有关部门获悉,为了从严整治校园治安秩序,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营造宁静和谐的校园环境,我市建设了“平安校园网”,以此来加强对学校、幼儿园等场所的安保措施。据了解,“平安校园网”是一个稳定可靠,技术先进,能与公安、教育等部门联网、联动的市、县两级校园监控平台。市应急指挥中心根据有效授权,将实时图像传输到市教育局,不仅在宽带网络上可以实时查看监控视频,还可以通过3G无线上网卡和3G手机浏览,这样,就能让学生家长及时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据浉河区教育局安全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介绍,浉河区教育局网络监控平台已经接通。浉河区20所城区区直学校实现了三级联网。市三小副校长董云说:“学校在校门口安装了摄像头、报警器,增设了校长室、书记室、学校的门卫室以及综合治理办公室,可以保证校领导、保安24小时监控学校的安全情况。在上学、放学的高峰期,学校的领导、带班男教师和学校保安每天站在学校门口护送学生,让孩子们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市九中副校长杨漾告诉记者,学校首先对校园的周边环境逐一排查,对存在的隐患进行了整改,加强门卫安全管理,增派门卫管理人员,每天派一名学校领导及三名以上的男教师值班,在上学、放学的时间进行安全监督,对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执行准入准出登记制度。另外,学校对师生进行自我安全教育,比如进行防溺水、防雷电、防交通事故及防校园暴力等方面的安全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市第十三小学的监控室里,记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校园各个角落的监控图像。市第十三小学校长郝宇告诉记者,学校安装的摄像头能够全面覆盖整个校园,学校的监控系统实行三级联网,市应急指挥中心、区教育局能够随时收看我们学校的监控画面,因而能够更加有效地保证学校的安全。

据了解,市教育局对暂时不具备监控联网条件的学校,要求先装独立的监控系统,待条件成熟后再联网,同时,通过多种渠道积极督促民办学校、幼儿园加入平安校园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