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杜 宇

全国公共租赁住房工作会议日前在京闭幕,这意味着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已从部分城市的实践上升到全国加快推进的层面。作为解决“夹心层”住房困局的有力举措,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无疑是部“好经”,但是在具体操作中,还要谨防被“念歪”。

之所以有这种担心,是因有前车之鉴,且触目惊心。同样是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所出现的“开宝马车入住”、“六连号”怪象,以及违规出租、弃购、空置等问题,折射出部分城市在发展保障性住房过程中所存在的建设标准控制不严、分配不公、监管不力等种种问题,极大地伤害了当地政府的公信力。

公共租赁住房作为住房保障的一种新形式,属于社会公共资源,是政府福利,能否公平分配,能否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和租金水平,都直接关系到公共租赁住房政策的效果。

为防止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好经念歪,一定要科学规划布局,加强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严格审核对象,建立科学、完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确保公共租赁住房工作公开透明、公正公平。另外,在后续维护管理上,仍需政府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使公共租赁住房能够更加“宜居”。

要保障公共租赁住房良性发展,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做好新建公共租赁住房的选址和配套设施建设,从严执行建设标准,合理确定租金水平,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使“夹心层”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诚然,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刚刚起步,有待进一步探索,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新问题。但只要有关部门负起责任,少些懒怠,公共租赁住房发展就会少走弯路,真正成为阳光工程和民心工程。

(新华社北京6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