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 微
“华英农业”富民计划,是一项利民、惠农的好政策。然而,笔者近日在农村采访时发现,部分鸭农在养殖建设小区时,却为进鸭苗没有流动资金而苦恼,少数鸭农为此竟有了“弃养”的念头。闻此,笔者不禁要为鸭农说几句。
自3月17日市委、市政府提出并实施“华英农业”富民计划以来,农民无不为之鼓舞。因为农民从政策的优惠上,从养华英鸭的发展前景上,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于是,农民才想方设法,倾其积蓄,甚至东拼西凑,开始了“养鸭一年能盖楼”的梦想。而当各级政府的优惠政策到位,鸭农正准备投放鸭苗去银行筹备“启动资金”贷款时,个别县金融部门却以种种理由拖着不办,有的尽管贷款手续齐全,也被以“上级还未批”为由拒绝。为此,部分鸭农的积极性受挫。难道鸭农养鸭流动资金问题就不可以解决吗?不是!在为鸭农办理流动资金贷款时,市商业银行敢为天下人先,已经为许多鸭农注入流动资金,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那么,个别银行为什么畏缩不前呢?关键是这些银行,总是在惠农问题上打“自己的小九九”,总想把风险抛给地方政府,抛给农民,而自己承担“零风险”。事实上,为落实“华英农业”富农计划,我市各县财政融资担保部门都做了认真筹备,并向鸭农大胆提出,只要鸭农要流动资金,要多少,我们担保多少;银行要什么手续,我们为鸭农准备什么手续。面对着地方财政担保,个别银行为什么还要“研究研究”呢?说穿了,还是在考虑自己的利益。
为此,笔者在此要对个别银行说,在利民、惠民的问题上,还要多为鸭农亮一盏“绿灯”,莫要在关键时刻伤了鸭农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