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大会会场。本报记者 张泽元 摄 |
本报讯(记者 张泽元)在结束为期4天、行程1600多公里的观摩学习后,昨天上午,全市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在百花中心召开。市委书记王铁、市长郭瑞民分别作重要讲话。会议由市委副书记王道云主持。市领导宋效忠、李广胜、李功勋、冯鸣、乔新江、高俊峰、张春香、方波等出席会议。
大会采取视频会议的方式举行,主会场设在百花中心,各县区设分会场。各县区和市管各管理区、开发区主要负责同志在主会场作了发言,畅谈观摩学习体会,汇报县域经济工作成绩和工作打算。
王铁在讲话时指出,这次全市县域经济工作会议,是对去年以来全市县域发展的一次大检阅、大交流、大比赛,同时也是对今后县域发展的一次再动员、再加压、再提神。4天的实地观摩,我们实实在在感受着信阳发展的可喜变化:看,让人斗志昂扬;听,叫人心潮澎湃;议,令人豁然开朗;思,催人奋发向上。实地观摩中,大家深切地体会到一个道理:有干的就有看的,有看的就有说的,如果没有项目,竞风流就无从做起,写华章就无从谈起,显身手就无从抓起。
随后,王铁以《重中之重上项目》为题强调了三点意见。一、项目是风向标,竞不竞风流看项目。一年来,各县区各出奇招,各展所长,各显身手,争上大项目,抢上好项目,比上新项目,劲唱了项目建设的大风,竞展了县域发展的风流。大项目展示了实力。大项目体现在投资大、规模大、产能大,为县域经济增添了硬实力。好项目提升了水平。好项目好在科技含量高、吸纳就业强、市场前景广、环保污染少、产业升级多,大大提升了县域发展水平,标志着我市县域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新项目凝聚了智慧。如今我们填补空白的项目有了、业态创新的项目优了、文化引领的项目特了、关注民生的项目多了,这些新项目体现出新理念、新思维、新举措和新作为,彰显了信阳人新时代的创新精神,诠释了信阳人的创新智慧。上项目大显了身手。各县区无中生有的狠劲让人称道,持续招商的韧劲令人敬佩,快马加鞭的干劲令人赞叹。这种狠劲,体现的是一种责任;这种韧劲,折射的是一种作风;这种干劲,彰显的是一种精神。这种责任、作风和精神,是我们今后谋求跨越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我们干事创业的导向和风向标。二、项目是发动机,能不能跨越靠项目。要实现县域发展的新跨越,就必须强力启动项目建设这个“发动机”,不遗余力地大上项目、上大项目,让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更强劲、更高效、更充沛、更持久。要重抓工业项目,让动力更强劲。要树立工业是加快发展“第一推动力”的意识,把抓发展的精力真正向工业项目集中,把保发展的资源真正向工业项目汇集,把促发展的政策真正向工业项目倾斜。要大上优势项目,让动力更高效。要发挥资源优势上项目、发挥产业优势上项目、发挥能人资源上项目。要强攻集聚项目,让动力更充足。要按照“布局合理、资源集中、产业聚集、特色鲜明”的原则,加快园区建设,加快项目落地,加快产业聚集,通过产业集聚区建设来打造集聚项目。要围绕支柱产业,通过改善环境、政策扶持、招商引资等办法支持发展配套产业和服务业及下游产业,做大做强集群产业。要统筹社会项目,让动力更持久。要围绕教育、公共卫生、住房保障、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等内容,认真谋划一批民生工程项目,使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切实解决,使信阳的城乡更美、环境更优、形象更靓。三、项目是试金石,显不显政绩论项目。(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