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海燕

以前,创业对于一个农民来说真的很困难。如今,光山县寨河镇东林村村民谢宏荣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回家乡创业比以前更为简单,自己当老板已不再是梦想。今年3月17日以来,市委、市政府向广大人民群众推荐“华英农业”富民计划,同时为广大农民群众养殖华英鸭制定了诸多优惠政策,使得光山县上下一心,掀起富民创业的热潮。

政策让养殖户很放心

“政府的富民政策让人放心,决定回家专心养华英鸭。”谢宏荣高兴地对记者说,“我的华英鸭养殖小区占地15亩,准备建设10个鸭舍,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政策规定华英集团按照养殖小区建筑面积每平方米补助10元,所在县补助5元,为养鸭钻探的机井每米补助100元,建沼气池容量在48立方米的政府承诺补助3万元。按理论上来算的话,鸭舍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每平方米平均可养鸭2.5只至3只,约45天可成鸭一批,大约在1.2万只左右,一年可出6批至11批成鸭。政策宣传说,一只成鸭在华英公司收回后,最低可让我们挣纯利1元以上。”

谢宏荣说,建养殖小区前,在建设选址及定址上要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保证路、水、电三通,以减少将来的运行成本),统一设计鸭舍;养殖小区及鸭舍建好后,县富民办会组织养殖人员到潢川县进行免费培训,并与华英公司签订鸭苗供应合同。

各部门参与扶持养殖户创业

“光山县实施‘华英农业’富民计划以来,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单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上来,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农民主体、市场运作、政策扶持,强化组织领导,搞好协调配合,出实招、用实劲,以实际行动帮助华英农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光山县副县长、县富民办主任彭贵家向记者介绍。

在实施“华英农业”富民计划中,市、县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光山县土地、财政、金融、环保、畜牧、电力、交通、水利、规划、建设、房管等部门对参与“华英农业”富民计划的养殖户进行对口扶持。同时,县富民办还负责把养殖专业户送到华英集团总部进行养殖技术培训,并做好相关服务工作,真正扩大华英规模、带动群众致富。

干部带头宣传政策

采访中,彭贵家表示:“在县富民办干部带头宣传发动阶段,自行报名的人数就有1000余人。这充分说明,这个富民政策确实好,不然群众创业的热情也不会如此高涨。”

“最后,我们根据全县报名参加养殖投资人员的情况,发现民营经济圈比较活跃。摸底后我们又注意到以下几类投资意向者比较多:本县农民在外乡挣钱后,回报家乡的;当地老板自己投资自己干;几人合股且有资金的。”彭贵家信心十足地说,“这样一来,这些投资养殖的专业户就不会出现资金断链的情况,反而大大提高了富民计划的成功率和盈利率。”目前,全县已经有60个养殖小区开建,6月底,将会有部分养殖小区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