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年医院近日正式成立临终关怀病房,这是北京市三级医院中首家生命关怀病房。这里主要收治的是在3至6个月内要离开人世的患者,检查、用药和住院医保可报销。
绕过住院部,绿树掩映下的一栋独立灰色二层小楼第七病区,就是“临终关怀病房”。
一楼的一间双人病房住着54岁的吴女士。这是一名盲人,同时还是一名宫颈癌晚期患者,癌细胞已经向她的肺和腹部脏器扩散,没有再做手术的机会。医生说,这个世界留给她的时间可能只剩两周左右。
住进这里,是因为吴女士在家中被严重的癌症并发症折磨得痛不欲生。疼痛、肠梗阻、便秘、下肢肿胀……弟弟实在看不下去,四处打听,5月9日把她送到了这里。床头有监测仪器,每天服用一些治疗气喘、疼痛的药物,每天医院给灌肠,吃一些无渣的特殊食物,肠梗阻、便秘得到了缓解,天气好的下午还能到院子里呼吸新鲜空气。吴女士生命这最后一程走得不再那么痛苦,那么艰难。
隔壁病房73岁的齐大爷患老年痴呆,已经卧床不起。早上6时半,他正在“刷牙”。护士小乔左手拿着红色小镊子,右手用夹子夹起棉球。做一次口腔护理,要用棉球16个。
接下来是早饭时间,齐大爷的早饭比较特殊:要用鼻子“吃”。“老人的咀嚼功能丧失了。”护士拿着一个装满营养液的注射器在自己手臂内侧试了一下,“嗯,温的,太热了会破坏他的粘膜,太凉会腹泻。”营养液通过鼻饲管送进体内。这样的“饭”,齐大爷每顿只能“吃”200毫升,一天得吃5次。
病房拐角里面有两个相对隐蔽的房间,是“善别室”。推开房门,一张床两张软椅。临终关怀病房主任姜宏宁说道:“我们不希望家属看到病人最后的抢救过程,最后一眼看到的是病房里满是仪器,患者身上插满管子,那对家属的心理刺激太大了。抢救结束后,让家属看到逝者安详地躺在这里,会觉得他们走得很平静……”
(《北京日报》方 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