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淮滨县司法局局长朱亮(右一)参加法律知识宣传活动。 |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及省、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淮滨县司法局在上级的领导下,采取有力措施,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以人民满意为标准,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为和谐淮滨建设创造积极有利的社会环境。
一、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积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减少社会矛盾发生。坚持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实效。围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培育公民的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以社会整体法治意识和公民法律素质的提高来减少和消除社会矛盾。
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努力化解社会矛盾。一是健全组织网络。该县成立了淮滨县人民调解指导委员会,建立健全了纵向到户、上下互通的县、乡、村、组四级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同时规范和加强了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组织。目前,全县共有人民调解组织297个、专(兼)职人民调解员3116人。二是提高调解业务能力。通过分级培训、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等形式分别对全县人民调解员进行了培训,提高了调解员的业务能力。三是完善调解机制。加强与法院和公安机关的衔接配合,建立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机制,完善三位一体大调解工作格局,做到了信息联通,力量联用,纠纷联调。四是深入开展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专项攻坚活动。
提高法律服务水平,多方参与社会矛盾化解。一是加强法律援助工作。二是组织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工作者进乡村、进社区,主动参与民间矛盾纠纷的化解,为当事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三是组织律师参与信访工作,为上访人员解疑释惑,有针对性地做好上访群众的思想工作,引导信访人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
二、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一是创新法律服务管理。进一步推进律师、公证、司法鉴定、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规范化建设,提高法律服务质量和社会公信力。二是创新刑释解教人员的管理。把握好思想对接、人员对接、法律文书对接、帮扶措施对接四个环节,确保监管场所与家庭社会无缝对接,确保刑释解教人员建档率达100%。
三、围绕公正廉洁执法,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
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进一步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执法能力和干部作风建设,确保执法工作的公正和廉洁。一是提高队伍素质。大力弘扬“听话、无私、用心”的河南司法行政精神;认真开展学习贯彻《廉政准则》活动,加强监督,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二是改进工作作风。认真落实司法部“双六条”禁令和市委、市政府“五禁止、十不准”规定,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赢得人民群众的肯定和认可;扎实开展“让人民满意”走访活动,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为群众排忧解难,密切同人民群众的关系,达到群众满意的目的。三是坚持政务公开。把司法行政工作应向社会公开和内部公开的事项全部公开,提高执法活动的透明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执法活动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为群众依法提供公开、透明、高效的公共服务。四是强化对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工作的投诉查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