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军
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除文字、文物等直接可考外,在大自然的变迁中,尚给我们珍藏着数以万计的名贵树木。这些古树作为传统民间文化的一部分,以一种活化石的形式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巨变。一棵树由树苗到参天大树,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时间,它的每一个结构都代表着它生存在历史长河中每一天每一分钟的变化,身上的每一道疤痕都记载着人间的酸甜苦辣。它代表着历史的流逝和沧桑的巨变,这对于我们研究祖先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的变化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着环境的变化、科技的发展和人类不合理的利用自然,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已经所剩无几,仅有以前被人遗忘在自然角落里的树木了。但由于近年来城市园林建设的大量需求和部分群众短视的行为,使很多银杏、樱桃和木瓜等树种大量被砍挖,被贱卖,大量流入到都市,造成了这些珍稀资源的大量流失,逐渐被经济发展的洪流所蚕食。
据不完全统计,新县农村古木树近20000株,近年来相继被盗被砍伐、被贱卖达10000多株,剩余数量已不足二分之一。栽树容易,护树难,参天大树的成长经历了无数个风吹雨打、酷暑严寒,同大自然生与死的较量中存活下来是多么的不易。这种流失的现象很值得我们深思。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农村经济基础薄弱,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经济来源渠道较窄,谋生的本能和利益的驱使,使变卖者在树贩子许以蝇头小利面前趋之若鹜。
二是农民趋利思想。在大部分人的眼里,树木除了木材和景观等实用价值外,根本不知道其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对祖先遗留财产的尊重在几千元的低廉价格面前变得苍白无力了,孰不知这些古木的价值已远远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
三是林政管理体系尚不健全。尽管每年年初工作会,乡村都要签订林政管理责任书,但树木监管主要力量还是乡林管站和乡村护林员,并且大多仍靠蹲点和拦截等方式,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机遇性。村组信息员作用发挥力量较少,管理力量相对薄弱,缺乏长久的监督机制。
四是古木利润高。商人重利趋益,一棵古木树移植到城市作为景观树,出价高达几万元甚至数十万元,而在农村仅需数千元,这么巨大的差价,利润高达数十倍,这也是树贩们屡屡顶风作案的最直接动机。
五是乡级林政执法局面尴尬。由于乡镇机构改革,乡级林政执法权被县级林业部门收回,也就导致了乡级林政管理工作的无奈,经常出现抓住违法现行却无法执法的尴尬局面。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文化的主导者们崇尚“教民追孝”,“孝性”是中华民族精神最重要的特征,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和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如此偏爱传统文化和祖宗留下来的器物,保护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正是基于这种“孝性”,然而,从近些年的保护状况来看,虽然市县林业部门出台了非常细致的、具有法律效应的保护策略和措施,并且采取了实名登记、挂牌包干等措施,却并没有有效地遏制名贵古木树消失的速度。究其原因是经济利益在作祟。据了解,一棵胸径30公分以上的名贵树木,在农村只要出到3000-5000元不等的价格,就可以购买到,而运到大都市作为园林艺术景观树就可以值10万元以上,甚至百万元。这种低投入高回报的暴利行为更加驱使着更多的人不惜违法违纪参与其中。
因此,作为政府部门,应该不断地发展经济,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大对名贵古树知识宣传力度,唤起民众对祖宗留下来的存在自然界的遗产进行保护的意识,加大对林政管理工作投入力度,同时建立健全乡村组林政管理联防网络。新县作为林业大县,林区面积大,管理中存在较大难度,呼吁有关部门下放林政执法权,以缓解林政管理执法的尴尬局面。加大古木树知识宣传力度,宣扬“孝性”,当这种“孝性”战胜了利益的时候,就是我们保护工作的一种进步。
我们的文化传承大部分是由口传心授或文字记载而得以代代传递、延续和发展的,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战争的洗礼,部分遗产残缺不全,也就无法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而作为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部分的古树,在恶劣的环境下,仅仅靠沐浴大自然而生存,基本上不存在任何人为编织的因素,从他们在“九死一生”的自然浩劫中顽强的生存下来的生存经历,我们可以实现对过去生存环境的真实还原,它也是我们考证历史和生存环境变化的最好见证。我们可以并且应该保护好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一点有用的东西。
“路漫漫兮其修远矣”,文化综合改革发展试验区号角已经吹响,传统民间文化的挖掘和保存任重而道远,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保护大自然给我们留下来的珍贵遗产,细心呵护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基业,还古木保护一片晴天,共同为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献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