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方慧玲
实 习 生 刁开超
在浉河区浉河港镇郝家冲村村头绿意葱茏的茶园里,一块“浉河区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示范基地”的牌子非常醒目。与之相应的,是该村茶农心中另一块金字招牌“淘金茶叶专业合作社”及其创始人——大学生村干部周以丽。
今年35岁的周以丽毕业于信阳师院,是土生土长的浉河港人,在2005年乡镇机构改革中,她被从镇农经站分流出来。2008年5月,她顺利通过浉河区第一批大学生村干部考试,被派到浉河港镇郝家冲村任村主任助理。
昨日记者来到该村村部时,周以丽正在协助区农行工作人员为村民办理金穗惠农卡。凭着这个卡,村民无需担保,即可从农行贷到5万元低息贷款。在场的村民告诉记者,这件好事是周以丽为他们跑来的。
在村民的记忆中,周以丽出任村干部两年来,像这样的好事她不知做了多少件。如她主动为残疾人刘永俊、刘蕾夫妇办理低保,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为发挥当地生态优势,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她联系鹭岛旅行社,在该村建立了多家定点“农家乐”;利用农闲,请方远电脑学校老师到村里无偿对茶农进行电脑知识培训……
为村民做点好事并不是周以丽工作的全部,她最大的梦想是通过创业带动村民共同富裕。浉河港镇素有“茶王之乡”的美誉,郝家冲村绝大多数村民从事茶叶生产与销售。经过深思熟虑,周以丽发现只有因地制宜,围绕“茶”字做文章才能增加收入。为当好村域经济“领头雁”,周以丽自筹资金,承包了距村部15里的50余亩茶山,并按无公害生态茶园标准进行生产。次年春茶喜获丰收,获纯利润5万余元。通过土地流转,目前她的茶园面积近百亩,效益良好。
创业初成,周以丽并不满足。当看到茶农各自为政,生产和经营无法达到规范和规模扩张而影响收入时,她意识到只有抱团合作,才能做大做强茶产业,才能使茶农大幅增收。时值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号角在我市吹响,周以丽信心倍增,决定带领村民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但当她和茶农沟通时,有人强烈反对,有人犹豫不决。面对挫折,周以丽有些丧气,但她并不甘心。带着从网上找到的成功经验,带着自己的统计报告,她再次走村串户宣传发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周以丽的奔走下,2009年10月,信阳市淘金茶叶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
看到茶农只凭经验管理茶园,周以丽请来信阳农专茶学教授现场为茶农讲授茶叶管养知识。同时,她又收集了茶叶生产、销售方面的资料,复印后分发给茶农,引导他们用科学发展的理念生产、经营茶叶。为打响茶叶品牌,周以丽到工商部门为合作社茶叶注册了淘金牌商标,并请人建立了信阳市淘金茶叶专业合作社网站。短短几个月,合作社迅速壮大,社员由最初的50多名发展到目前的近200人,优质茶园万余亩。
“加入合作社规模经营后,每亩茶园多收入200多元。我家有50亩茶园,光今年就增收了1万多元。”提起合作社,社员陶良耀对这种经营模式很满意。
“我已自费到固始三高集团考察过几次,计划引进固始鸡在茶山上放养。另外,正考虑引导有条件的社员,购进一批茶园旋耕机,这样既能提高耕作效率,还可增加收入。”谈到合作社的发展前景,周以丽满怀希望。
回首两年的村干部生涯,周以丽说的最多的两个字是“感恩”。她说,若不是有机会报考村干部,她现在还是个家庭妇女,因此她很珍惜这段时间,想尽最大努力为村民多做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