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林
管理是一个制定、执行、检查和改进的过程。就是制定计划或标准,并按照计划实施、检查执行的过程或结果,并与计划或标准进行对比,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推广典型经验并建立长效机制;纠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预防措施,以持续改进。管理是一个控制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市进行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管理同样有这样一个过程。
去年,我市高标准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之时,网络热议信阳建“别墅诊所”。如今,在百度搜索引擎中键入“别墅诊所”,仍能查到对该词条的释义:所谓“别墅诊所”是指信阳在全市推行的一座统一标准建设的村级卫生室。这样一所卫生室约耗资12万元,主要由自负盈亏的乡村医生筹资建设。看来,我们只有把这种标准化的乡村诊所建好、用好,才能给舆论、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使人疲惫不堪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我们面对质疑,顶着压力,克服困难,硬是在一年之内建成了2825所标准化的村卫生室,各界无不为之欢欣鼓舞。但近半年时间过去了,不少人发问: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漂亮的村卫生室没有村医入驻?
近日读到一则农夫移石的寓言故事比较耐人寻味:一位农夫的农田当中,多年以来横亘着一块大石头。这块石头碰断了他的好几把犁头,还弄坏了他的耕种机。农夫对此无可奈何,巨石成了他种田时挥之不去的心病。一天,在又一把犁头碰坏之后,想起巨石给他带来的麻烦,终于下决心搬掉这块巨石。于是,他找来撬杠伸进巨石底下时,却惊讶地发觉,石头埋在地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深、那么厚,稍使点劲就把石头撬起来了,再用大锤打碎,清出农田。农夫联想多年来被巨石困扰的情景,苦笑道:其实,完全可以更早些把这桩头疼事处理掉。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遇到问题应尽快弄清根源,立即处理,如若讳疾忌医或拖延下去,势必会造成更大的甚至难以想象的困难。有感于此,对于村卫生室建设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调查,追根溯源,尽快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
村卫生室作为农村卫生服务网的最基层单位,承担着辖区农民的传染病疫情报告、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职能及一般疾病的诊治等基本医疗服务,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公益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管理好村卫生室,对推进我市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深远的意义。
我市推进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之时,市委、市政府两办印发了《信阳市村卫生室基本标准》,已对村卫生室规范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日前,市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办公室督察通报了我市村卫生室建设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后期工程有待完善、卫生室产权不明晰、管理不够规范、村医行医行为存在较大随意性、村医培训进展不平衡等五个方面的问题。认真开展自查及整改,强化措施,加强管理是当务之急,是把这项惠民工程办好、办实的有效保障。
管则兴,理则益,不管不理没效益。要使新建的村卫生室发挥效益,关键还是在管理。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细节管理”研究与实践热潮,被誉为中国精细化管理第一人的汪中求这样说管理:管理是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能的过程。管理包括“管”和“理”,“管”是监督和控制,“理”是指导和服务;管理者的主要任务在“理”,而并非“管”。看来,要建设、管理好村卫生室,管理者不仅要把“责、权、利”的平台搭建好,还要在指导和服务上再加力。可以相信,平桥区能够做好的,其他县区同样能够做好。
新一轮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明确提出,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建设,提高乡村医生业务水平,加强管理和考核,解决乡村医生相关保障待遇等旨在发挥乡村医生作用的措施,由此看来村卫生室及村医的规范化管理工作是今后一项长期的任务。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书记王铁关于必须扎扎实实、锲而不舍、始终如一地把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办好的指示精神,在管理过程上不留缝隙,在管理质量上再提高,在管理效率上再提升,就一定能够把我市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筑建得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