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是伴随着根据地的建立和扩大而逐步开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在敌人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恢复和发展农业,同时发展工业、交通、商业和贸易,创建苏维埃财政、金融,创办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提倡发展私人经济,从而在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支援革命战争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业生产 土地革命使广大贫苦农民获得了土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931年,“特别在空前的水灾中,鄂豫皖苏区因分了田群众积极生产性高,获得了大丰收,冲破了饥荒的难关”。

军事工业 国营性质的军事工业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工业的主干,主要分布于光山、商城、固始、黄安、麻城、六安、霍山等10余县。其中规模较大的有鄂豫皖军委兵工厂、麻城兵工厂、商城造枪局、鄂豫皖缝纫厂、红山被服厂等。

鄂豫皖军委兵工厂 设立于光山柴山保、佛尔寺、熊家咀、王湾的鄂豫皖军委兵工厂是根据地第一个兵工厂,规模最大时设有1个总厂和4个分厂。先后生产了“撇巴子枪3500余支”、“汉阳造步枪800余支”,以及大量的子弹、大刀、长矛。

民用工业 民用工业是鄂豫皖苏区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集中于造纸、印刷、造币、纺织、印染、缝纫,制造铁器、木器、竹器、陶瓷、棕油、制盐、炼铁、采煤等行业。盐、布匹、医药等被敌人封锁的紧缺物品来源,主要靠就地取材(鄂东北有数处盐矿),战场缴获,派人到白区采购,或高价刺激紧缺物品从白区流人。

五一模范工厂 新集五一模范工厂是鄂豫皖苏区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工厂,有职工300多人,其中70%以上是女工。内设缝纫厂、针织厂、鞋厂、石印厂,拥有厂房60多间。

交通建设 鄂豫皖苏区交通建设卓有成效,其突出特点:一是成立了鄂豫皖特区航空局,分别在新集、柴山保、郭家河、箭厂河、金家寨修建了飞机场。二是设立了遍及苏区各县区的赤色邮政和电话通信网络。 (未完待续)

(本文由鄂豫皖革命纪念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