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中俭(中)在白酒生产车间。李建设 摄

□本报记者 卢汴生

钱钟书有句名言:“假如你吃了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但我自从品尝了金河南酒后,倒是萌发了要认识下出“金河南”这个“鸡蛋”的“母鸡”的想法。

初识金河南酒是去年冬天在北京的一次宴席上,喝的就是河南固始县产的金河南酒。也许是由于家乡情结,在座的几位信阳籍在京创业的老总对此酒颇有美誉,说它在北京、内蒙、福建都有销路。我不善饮酒,对酒的品质没有发言权,但却记住了“金河南”这个响亮的名字。

最近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生产金河南酒的河南固始双板桥酒业有限公司,采访了公司的董事长齐中俭。

倒闭的酒厂眼看就要被村民们扒掉,这时一位高大的汉子站出来挥手喊道:“乡亲们不要动手!这个酒厂我包了!”

齐中俭身高体壮,声音洪亮,面容朴实,一看就知道是一位有魄力的农民企业家。他办公室的墙上挂着林林总总的奖牌:“河南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河南省免检产品”、河南省“讲诚信,重质量示范单位”……彰显着企业辉煌的历史。然而谁能想到,十几年前公司的前身还是一个村办酒厂。

当时齐中俭所在的马罡集乡郭楼酒厂惨遭破产,欠着村民几万元工资的外地老板不知去向。这天要债无门的村民们聚在酒厂门前,议论纷纷,群情激愤。有人提议把酒厂扒了,拆掉设备卖了,哪怕拿回一块砖一片瓦,也算是弥补一点损失,于是大伙儿涌进酒厂就要动手。

正在这时,一位身材高大的30多岁的汉子站出来挥手喊道:“乡亲们不要动手!这个酒厂我包了!我不但要还清你们的工资,还要靠酒厂帮你们脱贫致富!”

此人正是齐中俭。村民们都知道,他高中毕业后就在家乡创业。他开过大米加工房,办过水泥预制厂,收购过红麻,贩过五谷杂粮,10多年来他已成为村里的首富。由于他急公好义,为人厚道,平时对五保老人多有接济,因此在村里有很高的威望。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