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阳 冯德平 胡怡蕙

提升文化“软实力”,事业是基础,产业是引擎,二者密不可分,互为促进。

“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人文底蕴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文化的核心支撑决定着发展的速度与质量”,新县人民政府县长杨明忠这样阐述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新县置身于全省文化改革发展的大潮之中,搭旅游台,唱文化戏,围绕“使新县成为鄂豫皖红色圣地、大别山休憩家园、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发展定位,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文化旅游风生水起。

旅游要发展,基础须先行。新县抢抓国家实施“1231”红色旅游工程机遇,实施了博物馆和烈士陵园改扩建、红色首府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红色首府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

启动开发建设将军山工程,科学规划,精心施工,全力打造新县旅游又一新亮点。

完成将军墓、将军石等景区改扩建任务,红四方面军将士纪念馆今年“五一”前夕隆重开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应时而生。

投入夯实基础,项目提供支撑。2009年,新县出台了《文化旅游产业招商引资优惠办法》,在融资、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营造宽松投资环境。精心筛选16个总投资达12.6亿元的文化产业项目,实行“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强力对外招商。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优惠办法》的出台,引得客商纷至沓来。

文化是载体,特色是灵魂。新县在资源上挖潜,在特色上加力,培育出卧佛山生态园、山鹰根雕艺术馆、赤诚奇石馆等一批文化企业,建成旅游商品购物超市10余家,开发山野菜、山茶油等特色旅游产品20多个。新县已形成以文化旅游业为主,以演艺服务业为辅的文化产业格局,从业人员有1500多人,年产值逾3亿元,占该县GDP的7%,文化产业已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今年启动的“文艺演出进景区”活动,进一步丰富了文化内涵,提升了旅游品位,新县文化旅游声名远播,享誉中原。

产业生金,事业固本。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新县同样注重文化事业的繁荣,启动了文化基础、文化惠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文化人才“四大工程”,夯实发展基础。

投资230余万元建成千斤、吴陈河、沙窝等6个乡镇文化站和16个村级文化大院、21个农家书屋。引导社会民间资本建成吴陈河镇文化公园、郭家河乡文化广场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成浒湾乡游围孜、陈店乡梅花等农民健身示范村26个。投资900余万元,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建设和132个村级站点升级改造任务。

乘风破浪正当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循着全省文化发展好的趋势、态势和气势,新县的文化与旅游联姻,产业与事业同步,文化产业蒸蒸日上,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新县文化发展的明天必将更加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