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疾病,俗称“打摆子” 。蚊子是传播疟疾的元凶。带有疟原虫的蚊子叮咬人体后,把疟原虫注入人体,10天至20天后就会发病。发病前往往有疲乏、不适、厌食等症状,发病时经历发冷期、发热期、出汗期和间歇期四个阶段。如果有发热,怕冷、寒战、出大汗等症状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尤其强调来往非洲的人员,应注意有恶性疟疾的可能性。因恶性疟疾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故应高度注意,立即到医院就诊,就诊时要告诉大夫曾去过非洲,有患疟疾的可能性。恶性疟疾的症状与间日疟疾的症状相似,但病情比较重。 疟疾反复发作后,病人会出现贫血、肝脾肿大,如未及时治疗,易出现脑型、超高热型、厥冷型和胃肠型等凶险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间日疟疾(tertian malaria)多起病急,初次感染者常有前驱症状,如乏力、倦怠、打呵欠;头痛,四肢酸痛;食欲不振,腹部不适或腹泻;不规则低热。一般持续2天至3天,长者一周。随后转为典型发作。分为三期。

1.发冷期。骤感畏寒,先为四肢末端发凉,迅觉背部、全身发冷。颜面苍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进而全身发抖,有的人盖几床被子不能制止,持续约10分钟至1小时许,寒战自然停止,体温上升。此期患者常有重病感。

2.发热期。冷感消失以后,面色转红,体温迅速上升,通常发冷越显著,则体温就愈高,可达38.5℃至43℃。高热患者痛苦难忍,甚至抽搐或不省人事;有的剧烈头痛、呕吐。持续2小时至6小时,个别达10余小时。发作数次后唇、鼻常见疱疹。

3.出汗期。高热后期,颜面手心微汗,随后遍及全身,大汗淋漓,衣服湿透,约2小时至3小时体温降低,常至35.5℃,患者感觉舒适,但十分困倦。

4.间歇期。整个发作过程约6小时至12小时,典型者间歇48小时后又重复上述过程。

数次发作以后患者常有体弱,贫血,肝脾肿大。发作次数愈多,脾大、贫血愈著。由于免疫力的差异或治疗的不彻底,有的病人可成慢性。

防蚊和灭蚊的主要措施:挂蚊帐,夜间在室内点驱蚊药片或蚊香,用奋斗呐、泰康杀虫剂浸泡蚊帐,效果也很好;在身体外露部位涂抹驱蚊膏及消灭蚊虫孳生环境等;居住区周围应保持干净整洁、疏通积水,在下水道处经常喷杀虫药;平时多吃些维生素B1也有利于防止蚊虫叮咬。

疟疾药物:按医生要求连吃8天氯喹/伯氨喹药片就能把病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