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目前,“四铁三高三国道,东西南北双十道”,京广、京九、宁西三条国铁,京港澳、大广、沪陕三条高速公路,106、107、312三条国道在信阳境内形成多个十字交叉。全市八县两区均通铁路和高速公路,通车密度不亚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在建设四方通达的交通运输条件的同时,为了建立优化吸引投资的软环境,信阳市委、市政府从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服务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入手,着力搭建投融资平台,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先后制定了《鼓励外来投资若干优惠政策》和《信阳工业园区招商指南》,从财政补偿、土地使用、收费减免等方面给予客商最大便利。
信阳市平桥区工业园河南鼎润科技公司是一家出口行业,最初并没有下定决心在信阳投资,该公司王总经理说:“我们在总厂听到信阳市委领导介绍信阳的发展环境,到这里考察之后,他们的服务感动了我们。信阳的招商引资服务工作很到位,当晚就签订了土地使用意向性协议。这个项目我们一期投资5000万,没有一分钱的银行借款。”
他表示,挺过了2009年的金融危机,“现在经济复苏,定单是源源不断。但资金出现了缺口,平桥开发区积极配合我们申请贷款,才7天时间,银行贷款就办理下来了。”据介绍,信阳政府投资近千万,对该企业的水、电、路、气进行园区配套,6个月办完企业50亩用地的所有手续。目前,该企业预计今年总产值可达到8000万元,并还准备再投资3000万元建设二期项目,秋季开工。
2009年,信阳全市共达成意向性协议项目227个,投资总额407.5亿元;签约合同项目450个,投资总额531.5亿元;落地项目256个,实际到位资金90.6亿元,项目落地率达56.9%,开工率达67.5%;全市实际利用外资9485万美元,增长21%,增幅位居全省第6位。以工业城为龙头、上天梯非金属矿和县区产业集聚区为支撑的宁西铁路沿线15个产业集聚区正在蓬勃兴起。
据介绍,在出台一系列鼓励客商投资优惠政策的同时,信阳狠抓政府职能和干部作风的转变,全方位优化发展环境。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若干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决定》,实行投资项目首问负责制、一周办结制、全程代办制和企业25天宁静工作日制、检查审批制和过错追究制。目前,全市所有行政审批项目全部实行“一站办理”、“一周办结”。
有研究人士认为,依靠坚强的执政能力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以作风建设的“软环境”打造出科学发展的“硬环境”,最后形成独具发展特色和发展优势的“好环境”,信阳经验可供借鉴。
“实干是第一法则”
信阳在中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什么?
中共信阳市委书记王铁认为:执行力是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是环境建设的关键抓手。执行力出公信力,执行力出战斗力,执行力出生产力。
以此执政理念为引导,王铁书记认为:发展等不来、要不来、靠不来,只能干出来。越干越发展越有机遇,越不干越不发展越没有机遇。干字当头,实干兴业。具体到信阳市,就是打造“软环境”,建设“硬环境”,抓出“好环境”。为此,信阳市在政策环境、服务环境、投资环境等方面,出重拳头,下真功夫,以铁的意志、铁的手段、铁的纪律、铁的作风,大力推进环境建设。
王铁书记表示,实干是发展的第一法则。“在信阳,干字当头,信阳的干就是坚定信心放胆干,全面推进放开干,干群同力放手干,大胆地改,勇敢地闯,努力地试。形成思改革、谋发展、干事业的良好氛围。”
“抓的是环境,靠的是能力,比的是作风。”王铁书记介绍说,信阳市以作风建设推动环境建设,主抓“五禁止十不准”,其中,“禁止公务人员工作日中午饮酒”被国内外媒体称为“信阳禁酒令”,在人民网开展的“全国十大地方新政”评选活动中,信阳“禁酒令”的支持率名列前茅。
信阳不但制定了制度,而且成立了三个督查组。据统计数字,三年来,全市共查处违反禁令的问题近400件,处理人员978人。
禁酒令减少了吃喝和应酬,赢得了民心。信阳把民生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市县联动,每年集中督办解决一批涉及群众、客商切身利益的急事、实事、难事,仅2007年以来,市、县、乡三级党委、政府共分10批集中办理各类实事13590件;扎实推进县委书记大接访、重信重访专项治理等活动,成为全省表彰的35个信访工作先进县区,信阳8县2区9个榜上有名。据了解,信阳坚持阅批群众来信常态化,每信必批、每信必处,重要信访件督查告果,形成制度。在这方面,仅市委主要负责人近三年就带头阅批群众来信近1.5万余件。
在城市改造拆迁工作中,民生工作的收效更为显著。在信阳火车站广场建设中,共拆迁15.8万平方米,安置居民上万人,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恶性上访事件和治安刑事案件。
王铁书记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就是“执行力”:“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缺政策法规,缺的是执行力,缺的是能不能把好的思路、好的决策执行下去。没有执行力,你定一千个政策,定一千个规矩有啥用啊?定一万个规矩也没有用。环境小概念说的很小,大概念说的很广,这是很重要的,一切环境都是靠你造出来的,培育出来的,靠环境中的人干出来的。信阳现在是有令就行、有禁就止、定了就办、说了就干。”
2008年,恰逢“撤地建市”10周年,信阳市把“服务环境”建设作为献给全市800万人民的一份厚礼。该年新建成了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的行政服务中心办公大楼,该中心实行“一条龙”审批、“一站式”服务,市直78个部门一个不少,565项行政服务全部进驻中心,近500多名窗口工作人员共同打造“阳光政务超市”,通过集中六大专业网络,搭建六大便民平台,集行政服务、政务公开、资源交易、招商引资、电子监察、中介服务于一体,并由申办人对经办人的服务水平现场打分,由市纪委进驻服务中心实行一线考核,实行首问负责制、一周办结制,其中80个服务项目要求“即时办结”。
据统计,2009年信阳行政服务中心累计受理41万件各类事项,日均受理6000人次、2000多件。信阳打造服务环境的措施被河南省委领导评价为“最为关注的民心工程,项目最全、效率最高、人气最旺的行政服务中心”,成为全国政务公开示范点、河南省现场办公优质服务观摩点。
据介绍,河南省委巡视组曾赴信阳巡视了五个月,最后评价道:“在河南巡视了八个市,哪个也没有信阳的干部精神状态那么好,干事创业的劲头这么足,发展的思路这么广。大家争着干、比着干、抢着干、学着干,而且没怨言。”
(原载2010年第15期《中国经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