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还要把民生的事情统筹兼顾起来,抓发展,促生产。我看你们这里的群众生活得很幸福,你们的新型社区建设是符合建设新农村、提高城镇化水平、城乡一体化方向的,希望你们能继续做好,也祝大家生活越来越好、农村生产发展越来越好!
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设立,激发了农民生产的极大热情。农民自发成立的各种专业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遍布信阳农村。这些合作组织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罗山县种粮大户许玉强经营着千亩小麦基地,还成立了双启资金互助合作社、双龙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双马农业专业合作社,进行了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的创新,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也激发了农业合作组织自身的活力,卢展工对这些经营模式倍加赞赏。在许玉强的双龙农机专业合作社里,看着身穿深色西装和白色衬衣的许玉强,卢展工笑道:“我看你们穿得比城里人不差!”“这是党的政策好。我这么多田,都是请人干。我就在田头站站,说说怎么搞。”许玉强带着腼腆的笑容说。“就相当于农场主是吧!”卢展工的话引来村民们开心的笑声。
如何在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上取得新突破,丰富流转方式,建立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的制度体系,鼓励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卢展工实地察看农业专业合作社后重点思考的问题。“你承包的是村里老百姓的地吧?是他们租给你的?怎么租?”在与群众座谈时,卢展工仔细地询问许玉强。“每亩一年500块,粮食补贴还是各户的。”“经营下来怎么样?”“还可以!麦子每亩可以产七百斤左右,稻谷一千二三百斤,合起来接近二千斤。现在麦子价格上涨的还可以,九毛多钱一斤,稻谷一块多一点,合起来每亩一年有一两千块钱,纯收入有四五百块钱。”“这个方法是不是挺好?”听着许玉强的回答,卢展工含笑询问坐在对面的一位农民。“是挺好。我种了七八亩田,以前自己种除了成本纯收入就是三千多块钱。交给他以后,八亩田可以挣四千块钱,我再给他帮个忙、打个工,他一个月再给我千把块钱。我家属也可以在附近厂里上班,一个月也能挣个千儿八百的,这就解决了我家庭的负担。土地流转对我们确实有好处。”听着这位农民的回答,卢展工点头说:“这种方式既有利于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还是比较好的。”
卢展工的亲和感染了围坐在一起的群众们,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向省委书记说着贴心话。“我们现在生活好了,像他,现在不仅把地租出去了,还月月领养老金,想用钱的时候拿着卡和本就到银行去取。”一位村民指着坐在后排的一位老人说。翻看着那位老人递过来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本,卢展工说:“作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罗山县的农民比较幸运。过去群众怕来怕去,一怕老、二怕病,现在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老百姓没有后顾之忧了,不用怕了。如今,农业税免了,还有种粮直补、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大型农机具补贴。在这么好的环境和条件下,更要重视粮食生产,想方设法采取措施促进粮食增收,齐心协力把‘三农’这篇文章做好。”离开该村时,卢展工嘱咐随行的有关负责同志说:“这些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而且体现了规模化经营效益,拓展了农业增效、种粮增收的空间,要好好研究,认真推广!”
调研中,卢展工说,看到各地小麦长势很好,农民心情很好,我们也很高兴。这是中央决策部署有力推动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扎实工作的结果。结合了解的情况,特别是针对广大农民提出的一些希望和要求,卢展工就搞好当前农业生产、确保夏粮丰收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
要提升思想认识。“三农”工作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粮食是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农业特别是粮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无法用钱来衡量的。河南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肩负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的重大责任。我们要时刻绷紧粮食生产这根弦,切实把粮食生产摆到突出位置,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要强化政策措施。近年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支农惠农政策,农业和农村工作形势越来越好,是中央对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支持力度最大的时期,也是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形势最好的时期。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继续加大支农惠农强农力度,从农民反映最强烈、最迫切的问题入手,有效解决制约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使农业得到更好发展、粮食生产得到有效保障、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要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抓好农技员队伍建设,发挥好农技服务队的作用,强化科技人员包村制度,为广大种粮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要加大科技推广力度,积极选育引进推广粮食新品种。要做好化肥、农药、柴油等农资供应和价格监测工作,完善信息发布制度,保障市场供应。要搞好专项整治,防止农资价格的过快增长和假冒农资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保障粮农的收益和权益。
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我省自然灾害频繁,要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完善机井、桥涵、水渠、道路等设施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夯实粮食持续增产的基础,努力改变靠天吃饭的状况。要加快中低产田改造,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效益,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形成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稳产农田。
要提高组织化程度。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更多地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积极引导土地向种粮大户、种养能手以及农业科技开发机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集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粮食生产的规模效益和劳动生产率。要积极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要促进农民增收。要引导农民合理调整种植结构,积极发展特色高效经济作物,着力增加种植收益;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增强带动能力,拓宽农民的增收空间;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大培训力度,打造劳务品牌,增加农民来自务工的收入,切实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卢展工深情地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更是关系国家安危的大问题。我们一定要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高度,站在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战略高度,推进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核心区建设,切实履行好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应负的责任和使命,真正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