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李 倩

云南省大理市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拿出全市最好的洱海公园附近区域进行开发建设,将市民充满回忆的“情人湖”大部分水域填埋,建成了一片别墅群,给湿地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

如今这一别墅群已成为市民心中的痛,人们呼吁恢复湿地生态,并要求还湖于民,然而恢复“情人湖”原状的成本远远超过投资建设的成本,谁来承担这笔“债务”?记者就此进行了追踪调查。

“情人湖”建别墅,涉嫌违法违规

大理的洱海闻名中外,“情人湖”曾是洱海自然延伸的港湾,上世纪70年代筑堤与洱海相隔。因湖边垂柳成荫,曾是居民休闲娱乐的地方,水域面积30余亩。

2003年,当地政府在招商引资中引进了“洱海天域”度假产权式酒店项目,2005年3月市规划局召开洱海公园部分用地性质变更听证会,与会代表同意随着环海路和南排污干渠建设实施,将263.6亩土地性质调整为住宅、酒店、商业为主的综合用地。之后项目通过相关部门层层审核,业主也按规定办理了环评、林地、招投标、施工许可、房屋预售等手续。

大理市民寸亚平说,当时政府说要建设环海路和南排污干渠,大家认为这是保护洱海的有效措施之一,因而十分赞成。由于项目一直是封闭施工,到2008年开放时,人们发现“情人湖”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别墅。广大市民多次向政府部门反映,没有得到答复。

记者采访中看到,“洱海天域”项目包括五星级酒店、别墅区和风情商业街,所处位置距离洱海仅10多米。酒店现正进行装修;风情商业街已多数完工,部分餐馆酒楼开始营业;产权式酒店已交付使用40栋163套,其他部分还在建设中。别墅群所处位置刚好是以前“情人湖”的所在地。

云南律师王冰等人表示,这一项目违反了城乡规划法、水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和风景名胜区条例、洱海保护条例等一系列全国性或地方性法规。根据有关法规,禁止在风景名胜区内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在核心景区内建设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以及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无关的其他建筑物,已经建设的,应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逐步迁出。此外结合洱海公园的实际情况,公园周边属限制建筑高度的范围;洱海公园为城市饮用取水口,属于一级保护范围,在取水口半径500米范围内,禁止排污、旅游、游泳、垂钓,兴扩建与供水设施无关项目。这些法律法规在项目引进和建设中并没有得到执行。

“为了保护洱海,大理实施了‘三退三还’工程,即退塘还湖、退耕还林、退房还湿地,如今却在洱海周边建盖别墅及高楼,其规划与建设前后矛盾。”寸亚平等市民说。

恢复原有生态,成本超过“建别墅”

大理苍山洱海保护与开发战略研究课题组首席专家、昆明理工大学教授侯明明指出,洱海这类湖泊具有湖滨带湿地生态系统、地下水网系统两个命脉。由于面积较平原湖泊小,水体置换周期较平原湖泊长,洱海的生态系统较为脆弱。

据专家分析,围湖建别墅会侵占湖滨带湿地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失可能是不可逆的。同时,建房打地桩会破坏地下水网体系,损害“维持性资源”,造成更大的损失,可能危害整个高原断陷湖泊生态系统。

另据分析,恢复生态系统是十分棘手的一件事。目前,这一项目已完成80%的工程量,建设投资3.3亿多元。如果拆除别墅和酒店,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投入将更大。

侯明明等专家认为,政府应强化公共管理职能,保护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景观资源不被侵占,纠正市场失灵,防止盲目开发公共资源。同时应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决不能做杀鸡取卵、贻害子孙的蠢事。

商业利益侵蚀环境保护,谁之过?

大理市委、市政府4月15日在通报中表示,由于过分追求建设速度,忽视了人民群众生活休闲的需求;为吸引投资商,拿出全市最好的公园附近地域进行开发建设,项目未完全顾及市民的历史情结,缺失有力监管。

鉴于这一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未按协议建设及有关部门把关不严、监管不力等问题,大理市政府责令相关部门对业主违反协议的行为作出近4000万元的处罚,一些人员的责任问题正在调查处理之中。

大理市规划局局长陈东发说:“我们会正视问题,进一步思考如何把发展和保护有机结合,更广泛地听取市民意见,把舆论监督和市民监督运用到行政决策中。”

云南一些法律界人士认为,故意破坏生态环境和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情节严重的,属于犯罪行为。“仅仅行政或纪律处分是不够的,应当严格处理洱海相关区域建别墅行为,给公众一个负责任的说法。”

云南省社科院有关专家提出,地方各级政府是维护“公共利益”的,不是维护“开发商利益”的,一定要把官商勾结、损害政府形象、破坏生态环境的“内鬼”绳之以法。

有关专家建议,我国应尽快出台刚性政策,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考核地方政绩的重要指标,明确规定发展旅游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决不能损害生态环境和文物保护。此外应该加快构建良性运行的规划环评决策机制和支持科学发展的财政体系,从审批、监管、财政、金融等方面,全方位、多渠道限制违规违纪开发项目。

(新华社昆明4月1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