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平

3月29日,鸡公山武胜关,天空阴沉沉的,随时都会下雨。

9时30分,一群头戴安全帽、身穿电力工装的技术人员,在一排新竖起的水泥电杆上下忙活着,有人在爬电杆,有人在挖拉线基坑,有人在运输材料,有人在指挥作业。其中3人麻利地爬上3基光秃秃的水泥电杆,不一会儿,就将横担和瓷瓶安装好了,于是下电杆,又爬上了更远处的电杆。几百米外的地方,是京广铁路,一列货车正在快速行驶。

“我们是为鸡公山管理区地热项目架设10千伏用电专线,这是我们开春以来干的第一个大活。”信阳供电公司农电服务中心李家寨供电所所长曾伟跳下载有材料的工具车对笔者说。该项工程在3天前开工,工期一个星期,线路全长1.26千米,其中电缆0.43千米、架空线路0.83千米、20基电杆,安装一台400千伏安变压器。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1/3。

“我们是依靠供电所的技术力量组织这次施工的。线路虽然不长,但要穿越京广铁路1次,穿越铁路自闭线和贯通线3次,比较复杂。我们已经成功地将电缆穿越了京广铁路,也会很好地完成其他工作。”曾伟满怀信心地说。

据鸡公山管理区地热项目用电工程负责人介绍,这条10千伏专线将很好地解决鸡公山下地热钻探的用电问题,如果地热项目上马,这里还将建设一座35千伏变电站,这对整个鸡公山景区的用电保障,都是非常有利的。“这群年轻人很能吃苦,每天天刚亮就开始干活,天黑了才收工,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这时,一位脸膛黝黑的年轻人从电杆上爬下来,扛着工具,向另一根光秃秃的电杆走去。笔者问他的感受,他扶了扶安全帽,腼腆地笑笑说:“累,但很快乐。”

时近中午,十几基光秃秃的电杆,便稳稳地“长”出了横担和瓷瓶,其中一基转角杆还牢牢地被固定了两根拉线。

这时,天空中飘起了小雨,几滴雨点打在笔者脸上,冰凉冰凉的,更多的雨点落在大地上,悄无声息。施工人员似乎毫无觉察,继续有条不紊地干着活儿,苍翠的大山之中,黄色的安全帽和蓝色工装分外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