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工作人员在消毒间进行准备工作。 |
图为公司聘请的面点师正在制作手工包子。 |
□本报记者 赵 锐 文/图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方便、卫生、健康的早餐服务要求越来越高。据调查:我市有60%的城市居民清晨在外吃早餐,其中大部分工薪族是在上班前夕就近在街头用餐,而30%在家吃早餐的人群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先买回成品或半成品,简单加工后食用。可见早餐与市民的生活以及身体健康有着很大关系。目前我市市区约有80%左右的早餐仍由路边摊点经营。有些马路摊点提供的碗具根本未经消毒,部分从业人员没有健康证,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市民的身心健康。吃上放心早餐,已成为市民的迫切需求。
信阳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成立了信阳市“放心早餐示范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信阳市“放心早餐示范工程”建设实施方案,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北京益友公用设备有限公司为我市“放心早餐示范工程”经营企业。
3月26日,首批“放心早餐”车正式开始试运营。统一的餐车、统一的工作服、统一的帽子,“放心早餐”销售员整洁、新颖的形象,让消费者眼前一亮,他们一丝不苟的服务态度更是给市民留下深刻印象,也成为我市街头巷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放心早餐”是如何生产的,能不能让市民真正放心呢?日前记者带着疑问来到“放心早餐”生产车间,对此做了进一步采访。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首先来到更衣处——换鞋、戴上口罩、穿上“白大褂”、戴好卫生帽。进入消毒间后,记者看到,消毒间设有“过脚池”,池内有消毒液,头顶是紫外线消毒灯。所有人员按照规定进行手部清洗、再清洗,烘干消毒后方可进入食品加工区。
经过一番细致复杂的准备工作,记者终于来到操作间,记者看到,车间内的主要设备有:立式和面机、打面机、蒸房、蒸汽夹层锅、自动灌装机、自动旋转炒锅、自动清洗机、包装机、消毒库等。 据生产车间负责人介绍,为了食品安全,“放心早餐”采取工厂化的生产模式,尽可能地采用机械化生产,洗菜、和面、包装、清洗等工序都由机器完成。负责整个“放心早餐”生产的中心厨房,专门建有留样检测室,对每批生产的早餐食品进行抽检。此外,“放心早餐”生产配送企业还设有卫生监督员,每天检查所有车间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包括指甲、头发等。
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放心早餐”的生产采取“统一标识、统一采购、统一生产、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管理、分散销售”的模式。“放心早餐”生产配送企业从采购、仓储、生产、配送、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都有明晰的管理制度,并有专门的管理人员确保早餐食品的质量。
公司聘请专业策划师做形象策划、广告宣传。在流动早餐车、早餐亭、遮阳伞、工作人员服装(包括帽子、袖头、口罩等)、食品配送车、产品包装等上面统一标明公司的标识。对原料的采购,严格按照航空配餐要求,采取专有进货渠道,实施严格的索证、采购、验收和退货制度。为了“放心早餐”的食品安全,机械化生产程度已达80%,这样才能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一个口味儿、一样的品质。公司对放心早餐所有的产品均实行当天生产、当天销售,产品的外包装上都有生产日期,如果当日销售不完,都将分类别回收,集中销毁处理。在配送过程中使用专车供货,产品统一集中到配送中心后,存放于食品专用周转箱内,用箱式运输车按照网点线路,每天早晨6时前准时送到各早餐销售点。
价格也是市民们特别关注的问题,“放心早餐”的价格是如何确定的呢?公司负责人说,“放心早餐”配送的所有产品,均按照物价局规定统一定价,不允许私自调价。产品的价格也比较大众化,两三块钱就可以吃饱、吃好。公司的早餐车、早餐亭外侧显著位置有产品价格目录,方便消费者选购和监督。市民对从事销售早餐的人员大可放心,公司首先从下岗职工中挑选,并且经过企业面试后,严格体检,进行专门培训后才能上岗。每个早餐销售点的经营者都按要求办理健康证和工商营业执照。同时,本着对消费者健康负责的态度,开通了售后服务投诉电话,如果市民遇到早餐销售点卖过期早餐、卖私货、随意提价等行为,可以马上投诉,所以,我们的早餐尽可放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