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策群力大力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
(2010年4月1日)
同志们:
今天上午,我们邀请了浉河区、平桥区共30余位市民代表,召开“菜篮子”工程建设市民建言献策座谈会。目的是在政府和老百姓之间打造一个沟通、互动的平台,以便政府和有关部门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推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达到服务民生、改善民生这个目标。应邀参加这次会议的各位市民代表,都是来自“菜篮子”工程建设所涉及的相关行业以及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的第一线,你们对“菜篮子”工程建设最具发言权。刚才,大家分别就各自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发言,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建议,很值得政府和有关部门在今后工作中吸收采纳。部分市直部门负责同志针对市民提出的问题作了简要说明,曹新生副市长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今天的会议形式新颖、生动、活泼,开得很成功。在这里,我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向应邀参加建言献策座谈会、关心支持市人大常委会和政府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结合大家发言情况,讲三点意见:
一、大力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菜篮子”关乎民生,各级政府部门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更加充分认清开展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抓好“菜篮子”工程,是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菜篮子”工程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事关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不仅符合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也是贯彻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战略和省委“四个重在”要求的实际举措。多年来实践也充分证明,什么时候老百姓菜篮子丰富,人心就安定,社会就稳定、就和谐。
抓好“菜篮子”工程,是目前形势和任务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市特别是中心城区的蔬菜供应存在一些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蔬菜价格偏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市郊蔬菜基地被大量征占,没有实现占补平衡。二是人们对蔬菜的消费量增加,导致市场供需矛盾加大。三是缺乏政府的有效引导和扶持,农民种菜的积极性不高。四是中心城区农贸市场少、市场摊位少、经营面积小,满足不了城市人口正常的蔬菜供应需要。此外,还存在着对蔬菜市场调控机制薄弱,价格监管和引导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已到了政府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和通力协作,下大力气和用真功夫认真研究解决的时候了。(下转第三版)
集思广益 群策群力
大力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
(上接第一版)
抓好“菜篮子”工程,是我市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市是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菜篮子”工程涉及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全过程,这项工作抓好了,既可以保障城乡群众的食品安全,改善消费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也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城乡就业。信阳气候适宜,适合发展蔬菜生产。抓好蔬菜产业发展,不仅可以满足自给,还可以外销,真正成为富民工程。
抓好“菜篮子”工程,是认真落实市委和市人代会决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市委在今年的“四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开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年”活动,“抓好沿淮上游地区无公害蔬菜、息县、淮滨县北部棉花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尽快形成规模效益”。在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郭瑞民市长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这是对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中也要求市政府“认真抓好菜篮子工程,降低物价水平,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要以此为依据,做好监督,把市委的决策部署和市人代会的决议落到实处。
二、大力推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要紧贴实际、突出重点
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代表们积极向大会提出议案达54件,批评建议达194件。我们选择和广大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菜篮子”工程建设的议案作为今年人代会的01号议案,也是唯一的一件议案,这充分反映出市人大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这个根本理念。今年三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上,向社会发布公告,征求社会各界对“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响应。目前通过各种渠道反馈的群众意见建议已有上百条,有些反映的问题很客观,提出的意见建议操作性也比较强。其中平桥区长台关乡政府专门向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递交了关于《建设蔬菜基地,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可行性论证报告》。我们将对收到的意见建议进行认真归纳、整理,并转交市人民政府,这对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明确方向、把握重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结合信阳实际,我认为要着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切实解决好蔬菜基地不足的难题。蔬菜基地建设是实施“菜篮子”工程的基础,只有拥有上规模的蔬菜基地,才能促进市区蔬菜市场供应繁荣稳定。依赖蔬菜外调是“远水不解近渴”,过去,浉河区的大拱桥村、平西村和琵琶山曾经是市区主要蔬菜种植供应基地,蔬菜的种植面积约6000亩。但由于近几年中心城区的扩张,大拱桥村和平西村的蔬菜基地全部被占用,琵琶山村在建设浉河南岸时已占用近200亩,又有近300亩菜地改种杨树,目前仅剩不到1000亩的蔬菜基地很快也要被征用。虽然城市化建设需要占用周边菜地,但相应的占补平衡机制却没有建立,这就导致原来很多有种植经验的菜农改行或外出打工。蔬菜基地和菜农的大量流失,成为当前菜价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使蔬菜基地的面积与我们中心城区的人口相适应,这是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统筹城乡规划建设中,要抓紧建立蔬菜基地的占补平衡机制。今后,在经过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城乡规划区内,蔬菜基地用地性质需要改变的,必须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规划区外占用蔬菜基地的,必须经过市人大常委会批准。
(二)尽快出台鼓励蔬菜生产的扶持政策。经营蔬菜基地对于广大菜农来说是笔很大的投资,靠菜农自己去筹款是一个很大的负担。有些银行宣传的很好,但一到贷款时,手续就十分繁琐,贷款的门槛也很高。邮政储蓄程序简单,但要求按月还本付息,种植业是一个投入大、见效慢、周期长的产业,没有产出就开始还贷,这对于菜农来说就不太合适了。为了解决资金难题,他们只好选择民间借贷,支付高额的利息。如今种粮国家有最低收购价保障机制,生猪有调节保障政策,而我市种植蔬菜却无任何保障机制。买农机具,买茶机械都有补贴,而种菜的农机具、薄膜等所有项目却无补贴,这就大大挫伤了菜农种菜的积极性。相邻省市对"菜篮子"工程都有一定的扶持补贴措施,而我市至今也未见任何具体措施出台。去年冬天气温突然降到零下10度,所有的育苗户都蒙受了重大损失。如果有政府扶持专门育苗户,建立牢固的、恒温育苗大棚,就不会出现这种状况,也不会耽误换季节蔬菜上市,这对抑制我市蔬菜价格上涨将会起到巨大的调节作用。政府如果与保险公司联合,给所有蔬菜种植户入保,那么菜农遇到天灾所遭受的损失也能降到最低。希望有关部门尽快研究,修订完善政府扶持的有效措施,鼓励我市蔬菜产业发展。
(三)加快建立植保配套服务体系。蔬菜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促进蔬菜产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提高广大菜农综合防治病虫害的技术水平和科技意识。一些植物病甚至能使蔬菜的产量降低一半以上,一些菜农无法处理的植物病使得一些本地原本产量较高、销量较好的蔬菜无人种植,可见蔬菜病虫害对种植业的发展有很大危害。更何况目前气候变化异常,蔬菜病虫害也在不断演变,只有靠专业植保人员才有可能做到药到病除。现在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在不断增强,一些农民也非常渴望学习农业科技。但靠单打独斗的方式不行,菜农自己请不起专家,昂贵的费用对于收入微薄的菜农来说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可以由市农业局牵头,建立蔬菜种植技术推广站,指导菜农科学合理种菜,也可以扶持农业科技人员成立植保专业合作社,与菜农进行面对面、零距离的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技术服务和技术推广,既提高了菜农种菜效益,也可以带动蔬菜的标准化生产,建设百亩、千亩连片蔬菜基地,培植蔬菜专业乡、专业村,培养出种菜大户和规模较大的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
(四)高度重视农贸市场建设。按照省《集贸市场在城镇规划中的用地位置及分布意见》文件中要求,每2.5万人要建一处农贸市场,经营面积要达到4000平方米。目前我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接近80万人,按照这个要求,需要32个农贸市场,12.8万平方米的经营面积,才能满足城市人口的日常蔬菜供应量。但目前我市中心城区浉河、平桥、羊山、南湾现有农贸市场大小24个,总共经营面积不到4万平方米,不仅市场个数达不到城市型市场的要求,而且市场经营面积达不到规定的三分之一,这就造成了我们本地菜农进了城找不到地方卖菜,找到了地方也没有摊位,因为我们市场内的摊位都是固定菜贩常年承包的,到街上卖又要被城管执法部门罚款。过去城区卖菜的接近一半是我们城郊自产自销的菜农,虽然他们在马路市场上、骑路市场上经营,但总体上蔬菜供应量充足,价格便宜。近几年由于旧城改造、“六城联创”等原因,很多农贸市场被相继取缔,又没有规划建立新市场。同志们,城市建设固然应该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只要城市脸皮,不要市民肚皮”,照现在的城市管理理念,再过几年我们的菜价就有可能不断上涨,出现“菜荒”,到那时就悔之晚矣!因此,我们从现在就应该着手重视农贸市场的建设。随着我市的城市框架在不断拉大,农贸市场建设也要适应新情况,一方面要在羊山新区的建设中做好较大规模农贸市场的规划,以便满足未来入住人口的生活需要。另一方面,要把老城区适当位置划作农贸市场,让城区周边菜农顺利进城卖菜,提高中心城区的蔬菜供应量。市区两级财政也要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对老城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扩大现有农贸市场的经营容量。这两方面双管齐下,建立与我市人口相适应的农贸市场,蔬菜和其他副食品的供需矛盾就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五)保证蔬菜供应通道畅通。当前我市城区道路交通压力大,对本市运输蔬菜的机动三轮、小货车管理严格,不准进入市区,这是菜农进城卖菜所要面对的一大难题。连距城区很近的琵琶山村的菜农也将运输蔬菜进入城区形容为“好比登天”。菜农的蔬菜不能直供,或被抢买强卖,这在客观上也给部分中间商和固定摊主谋取过高利润创造了空间。当蔬菜进入市场时,价格也就不可避免地被垄断、被抬高。由于菜农受制于人,得到的利润有限,也严重影响了他们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因此,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建立蔬菜供应绿色通道的重要性,要统一协调农业、交通管理和交警部门,可以采取对运送蔬菜的车辆办理绿色通行证或者根据城区交通的高峰期规定它们通行的时间段,这样就可以有效保证蔬菜运输畅通无阻,降低成本,促进本地蔬菜快速、有序流通。
三、大力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应群策群力、永不竣工
“人民群众始终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广大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因此,“菜篮子”工程建设的主体仍然是来自蔬菜生产一线的农民兄弟,在这里我希望大家要克服眼前暂时的一些不利因素,努力发展好蔬菜生产。"菜篮子"工程建设的议案是今年市人大唯一的议案,也是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重点,请大家放心,我们一定会不断督促政府和有关部门重视这项工作,逐步解决好大家提出的困难。全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站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统一思想,履职尽责,群策群力,扎实工作,把菜篮子工程当做一项永不竣工的民生工程持续抓好。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我提两点要求:
一是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抢天夺时,迅速掀起“菜篮子”工程建设的高潮。首先,蔬菜生产销售季节性强,因此政府和有关部门安排工作不能等,要早部署、早安排,科学制订出全市蔬菜生产的近期规划和中长期规划。特别是在当前的春耕生产过程中,针对我市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要认真研究部署蔬菜基地的建设。对已有的蔬菜基地,要进行有效保护,建立起蔬菜保护制度。不仅要划好这条“红线”,还要千方百计扩大蔬菜基地规模。我们收到不少群众反映,在长台、甘岸、五星、游河、平昌等地都可以重点规划蔬菜生产基地,这说明我们还没有充分挖掘潜力,有关部门要深入实地,搞好调研,对被征用的菜地,建立好占补平衡机制。其次,要加大扶持力度和激励措施,推进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市财政设立的蔬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要用于蔬菜产业发展项目贷款贴息、标准化生产、品牌培育、新品种引进等,要降低门槛,保证专款专用,做到政策到位、措施到位,尽快提高全市蔬菜生产水平,有效降低蔬菜供应成本。第三,加强领导,搞好协调沟通,形成“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强大合力。“菜篮子”工程牵涉面广,是一项涉及多个环节、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政府要发挥好领导和协调作用,督促相关部门履行职责,群策群力,抓好落实。这次会议上,群众代表提出的带有普遍性的困难和问题,政府要进行专题研究,能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解决的要想方设法寻找对策,限期解决,调动群众生产的积极性。市农业部门要切实抓好基地规划、建设,建立种植科技推广的平台,抓好菜农的科技培训,搞好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会同交通部门打通蔬菜供应"绿色通道"。市财政局要下大力清理和征收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牵头做好对菜农补贴和以奖代补政策的落实。市工商局要加强蔬菜市场的监管和统筹协调,抓好蔬菜营销网络建设,牵头为农民落实自产自销摊位。同时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各种欺行霸市的行为。市商务局负责掌握全市蔬菜市场运行情况,要重点抓好城区蔬菜仓储设施规划建设,履行好“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市物价办要积极抓好蔬菜市场价格动态监测、价格公示和打击价格违法行为。在“菜篮子”调节基金的使用上,要进一步研究措施,降低申请使用门槛,扩大用于蔬菜生产的比例,让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市人大常委会还将在适当时候进一步了解“菜篮子”基金的详细使用情况。
二是广大蔬菜生产者要充分发挥“菜篮子”工程建设的主体作用,迅速行动,全力发展好蔬菜生产。分散的蔬菜种植户在生产技术、信息服务、产销对接等方面还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对市场风险、自然灾害的抗御能力差,大家在往年的生产中也吃过不少亏。要把蔬菜产业做大做强就必须提高菜农的组织化程度,走合作化发展的道路。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已经实施两年多了,蔬菜种植户要积极联合起来,可以由本地的能人大户牵头成立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就可以联合农技推广站或植保合作社对成员进行统一技术指导和服务,向成员提供蔬菜种植技术和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技术培训,有效提高种植的科技含量,也便于申请各类项目资金扶持;合作社可以统一采购和供应所需的生产资料,向成员提供销售信息,对蔬菜产品实行统一收购、推销等服务。也可以合作社为依托,加强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通过合作社制定各种措施,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按照“监督互保、责任共担、分散经营、集中管理”的生产模式,实行蔬菜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这就会大大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蔬菜产业增效,市民“菜篮子”丰富,菜农增收的共赢局面。
同志们,“菜篮子”工程建设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全市800万人民对此寄予厚望。我相信,只要全市上下团结拼搏,真抓实干,开拓创新,迎难而上,就一定能够推动"菜篮子"工程建设迈上新台阶,为魅力信阳的全面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