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是福祉,平安是期盼,平安是百万息县人最大的心愿……这是息县一位民间歌手演唱的歌曲。歌声唱出了息县人民的心声,也表现出息县县委、县政府抓好平安建设的决心。

书记县长作垂范 平安息县齐创建

2009年,息县县委、县政府把平安建设作为加快息县发展的“保障工程”和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来抓,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工作机制。该县由县委书记担任平安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县长任常务副组长,乡镇和县直单位一把手为本乡镇、本单位平安建设第一责任人,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 “一岗双责”协同抓的良好格局,共同承担起“保一方平安”的责任。息县县委、县政府把平安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先后10多次召开常委会、四大班子联席会,研究平安建设工作。县委书记、县长逢会必讲平安建设工作,使这项工作达到党委有决策、政府有规划、办事有机构、落实有保障的“四有”要求。息县深入开展了平安建设宣传活动,形成“息县平安人人建,平安息县人人享”的良好氛围。

综合治理效果好 平安大局面目新

建设平安,打字为先。针对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犯罪行为,息县公、检、法、司等部门联合行动,打了一场“立体战”。2009年,该县先后开展了打击“两抢一盗”、打击赌博、治爆缉枪等专项活动,打掉入室盗窃团伙,盗窃摩托车、电瓶车团伙47个,破获盗窃案件455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41人;查处赌博案件21起,捣毁赌博窝点7个;收缴防真枪25支、电子雷管280枚;打掉涉黑犯罪团伙2个;现行命案破案率100%,抓获各类逃犯138人。2009年该县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46.1%,治安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19.8%,营造了政通人和的发展环境。

打造平安,预防在前。息县不断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健全了专群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公安机关不断增加巡逻民警数量,做到“白天见警察,夜晚见警灯”。城区组建了30人的专职治安巡逻队;各乡镇建立10人以上的专职巡防队;各行政村建立由村干部、治安积极分子组成的志愿巡逻队,积极推行院户联防、邻里关照、打更巡逻等平安互助活动。在重视人防的同时,息县强力推进技防建设,全县累计投入科技创安资金1000多万元,在县境主要出入路口、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主要街道、交通要道、宾馆、大型超市、集贸市场等安装视频监控和报警系统。全县336个行政村全部开通了“平安互助网”。城区技防覆盖率达98.55%,农村技防覆盖率达100%,技防入户率达87.68%。

九层之台起垒土 平安建设重基础

息县不断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县、乡配齐配强了综治办主任、副主任。政法综治工作经费全部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县委政法委、综治委召开乡镇综治工作中心建设现场会,加强对全县乡镇综治工作中心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进一步凝聚综治工作的合力。全县20个乡镇综治工作中心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实现了组织领导、力量整合、经费保障、工作落实“四到位”。综治工作中心建设做到了“六个统一”,即:统一设立联合接访大厅和联调大厅、统一制作牌子、统一展板内容、统一标准化上岗证、统一工作台账、统一工作运行机制。息县还不断加强乡(镇)“两所一庭”、驻村警务室等基层基础建设,政法系统警力配备、经费保障、办公及装备设施等基本建设进一步向基层倾斜。

与时俱进勤探索 创新机制化矛盾

息县坚持“三个排查”工作常态化,将定期排查与集中排查相结合,实行日排查、周报告、月汇总、季分析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长效机制;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预防和减少不稳定问题发生;建立涉法涉诉信访和法律援助等制度,化解了一大批信访“骨头案”;组织开展党政干部及政法干警下访活动;认真开展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和全县政法系统大接访活动,被省委政法委评为全省大接访活动先进县;按照“事前排查化解苗头、事中控制平息事态、事后稳定消除根源”的要求,妥善化解群体性矛盾纠纷,有力维护了全县社会大局稳定;坚持依法治访,规范信访秩序,形成“非正常上访不但无无助于问题解决,而且要受追究”的正确导向;坚持“案结事了、息诉罢访、群众满意”标准,打赢集中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攻坚战;开创调解工作新格局,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印发《关于在全县各乡镇成立社会法庭的工作意见》,各乡镇成立社会法庭,探索建立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

耕耘就有收获,付出就有回报。息县的平安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先后被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评为2008年度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市群众工作先进县,被省委政法委评为大接访活动先进县。2009年10月,县委书记张富治被省委政法委评为集中处理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先进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