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连续4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此外,息县还荣获‘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县’、‘中国金融生态文明县’、‘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全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优秀县’等多项殊荣。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成绩。”“成绩只是新的起点。”余运德说,“2010年,我们将紧紧抓住建设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历史机遇,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机制创新和自主创新,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态势,进一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和谐、文明、美丽、富饶的新息县。”
谈到息县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时,余运德说:“我们的总体目标是各项工作比去年上一个新台阶。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78%。”
“这看起来是一串枯燥的数字,事实上,每一个数字的增长和变化都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都需要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余运德说,“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将着重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推进产业集聚上下工夫。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壮大骨干企业,扶持新兴企业,培育科技型企业,力争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实现30.5亿元,增长17.2%,实现利润5.8亿元,增长20%。计划投资1.3亿元,完善产业集聚区水、电、污水管网、通信等配套设施建设;投资1亿元兴建息县火车站新区,打造息县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二是在打牢农业基础上下工夫。巩固息县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地位,确保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40万亩以上,总产量增加4%以上;突出抓好优质弱筋小麦和优质水稻生产,打造息县粮食生产品牌;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使曹黄林和八里岔的小香瓜、彭店和路口的西瓜种植面积发展到4万亩以上,扶持城郊乡等沿淮乡镇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使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以上;继续推进香稻丸订单生产和规模种植。在试验区建设方面,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县域内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放贷政策,力争新增存贷比达到70%以上;通过积极招商,尽早组建村镇银行;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力争农村商业银行早日挂牌;加强对担保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组织的规范和管理,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力争培育流转面积千亩以上的农户70户以上,努力培育万亩以上的农户;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县金财等3家贷款担保公司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服务范围,逐步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能力和带动力度;强力推进新村居民点工程建设。三是在加快城镇建设上下工夫。本着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的工作思路,强化城镇综合管理,加快城乡交通发展,构筑城乡发展新格局。四是在切实关注民生和保障民生上下工夫。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其中,要特别突出打造‘千古中华第一县’金名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濮公山下春意浓,待到秋日果满枝。听着余运德坚定有力的话语,我们仿佛看到明日息县硕果飘香的美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