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桂 刚 马成祥)浉河区在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中,通过整合文化资源,放大和提升地域文化特色,加强文化活动载体和平台建设等一系列有效措施,突出文化引领作用,推动了农村改革发展。

放大和提升茶文化特色,发展茶旅游。该区开发游茶园、采茶叶、赏茶艺、品香茗等茶文化旅游,扶植、包装和推荐了一批吃、住、玩、购于一体的农家乐、垂钓中心、农特产品购物中心等休闲服务项目,打造浉河港镇白龙潭、黑龙潭,董家河车云山,吴家店十八口水库等精品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大力开展采茶体验、炒茶比赛、茶论坛、茶艺比赛、茶博会、茶文化进校园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高标准改造和建设一批集品茶、论茶、观茶艺、看演出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茶馆。加快了浉河港、董家河等产茶乡镇的大型茶叶市场建设。

放大和提升红色文化特色,发展红色游。该区开发最具代表性的浉河港镇四望山红色旅游,加强了老君洞李先念办公旧址、祖师顶四望山会议旧址、新四军五师指挥部旧址、新五师后勤医院旧址建设,使之成为集红色旅游、茶文化游、生态农业观光游、休闲度假游于一体的红色旅游景区。精心制作红色文化旅游景区的宣传片和红色文化旅游网页,积极参加各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推介会。强化了对全区旅行社、自助游组织的指导和培训,出台了《浉河区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办法》,加强了红色资源保护体系建设。

加快文化产业化发展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该区利用茶文化、红色文化、名胜古迹、自然风光、民俗风情、节会活动等资源载体,打造了一批品牌效应、带动效应和辐射能力强的知名文化企业,形成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强与杭州金海岸演艺集团的项目合作,加快推进了“金牛文化公园”建设。充分利用中央、省级专项和各级配套资金,建成综合性乡镇文化站7个。加强村级文化大院建设,建成农家书屋49家。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支中心建设,完成了200余个升级站点。

办好试验区 建设新农村

实践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