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链接(一)】

2009年光山县主要工作成绩

——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全县生产总值85.4亿元,增长13.3 %,高于年初确定的力争目标0.8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2亿元,达到2.07亿元,增长12.3%,高于年初确定的确保目标0.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3亿元,增长32.6%。主要经济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初预订数。

——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在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重优化到26.6:42.9:30.5,二、三产占比上升1.8个百分点。粮食总产11.6亿斤,增长2.5%,连续6年增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88家,较上年净增19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7亿元,增长22.2%;实现利润5.3亿元,增长12.5%。城镇化率30%,较上年提升1.7个百分点。

——后发优势初步显现。引进招商引资项目394个,总投资61.8亿元,到位资金35亿元。天瑞水泥余热发电、平煤蓝天40万吨型煤技改、金楼110KV输变电项目建成投用;五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获得突破性进展。智慧光山建设开局良好。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如火如荼。城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提升。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新增城镇就业岗位6173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54元,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4587元,增长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9亿元,增长19.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控制在0.2%以内。

全力以赴战危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加快推进工业发展。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落实减税减负政策,强化生产要素保障,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平煤蓝天光化公司恢复生产,全县工业生产步入恢复发展良性轨道。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完成了官渡河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及其它专项规划,全年新建标准化厂房4.5万平方米,引进项目22个,其中,建成投产6个,完成投资3.4亿元。全面发展农业经济。大力发展优质粮油生产,荣获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加快畜牧业发展,畜牧业产值达到9.6亿元,规模养殖场户发展到1355户。新发展茶园2.8万亩,无性系茶园新发展面积、栽种质量、管理水平始终位居全市前列;成功承办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培训班,扩大了光山茶的影响力;蓝天生态茶业旅游公司、辰龙茶叶公司等8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植树造林8.9万亩,圆满完成林业生态县年度建设任务。着力发展油茶产业,发展高产油茶示范基地3000亩。累计投资1.4亿元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6万亩,新解决4.9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连续8年夺得省“红旗渠精神杯”。大力扶持壮大三产。制订并出台加快发展服务业优惠办法。成立光山司马光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全面建成王大湾会议会址纪念馆并隆重举行了开馆仪式;与嵩山少林寺正式签订协议,合作重建净居寺。王大湾会议会址、净居寺晋升为国家3A级景区。全年共接待游客66.1万人次,创旅游收入1.4亿元,分别增长29%、33%。持续发展劳务经济,新增劳务输出1.9万人;加快发展羽绒产业,外出现场充绒保持在1万户以上,创产值30亿元。大力发展物流经济,正式启动县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基本完成羽绒材料大市场一期工程;全面建成上官岗农产品批发市场,并被商务部批准为全国“双百”市场工程,是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新改建农家店30家,培育并催生一批新型现代物流企业。

先行先试抓改革,全面推进试验区建设。扎实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紧抓全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机遇,在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资金投入机制等八个方面大胆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成立了县农村产权服务中心,健全了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江湾村首创全省第一家农村土地信用合作社,在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中被提升为“江湾模式”;全县土地流转面积67.5万亩,占农用地面积的40.2%。稳步推进金融体制创新。引进设立全市第一家城市商业银行县级支行,成立了县金财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官渡河产业聚集区建设发展公司、汇龙小额贷款公司和杜岗、帅洼等26家农民资金互助社,加快筹建村镇银行,全年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4.3亿元,首次实现突破性结构变化,新增存款用于本县贷款比例达到103.7%。不断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16个,全省油菜生产机械化收割现场演示会在我县召开。扎实推进社会保障改革。成立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中心,在全市率先设立乡镇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并实行上划管理;在净居寺名胜管理区先行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参保率达到80%。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上官岗、江湾、杜岗、帅洼等中心村建设亮点纷呈。

加快建设添后劲,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积极开展大招商活动,引进招商项目总投资和到位资金分别位居全市第一位、第二位。共争取各级政策性项目47个,各类政策性资金2.6亿元。其中,第一批中央新增1000亿投资项目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投资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市属4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9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年初确定的“十大项目”均完成或基本完成。蓝天集团与中华水电公司签订协议,共同投资建设五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全面完成了重点工业技改项目及二高分校二期工程等项目建设。五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建设。建成省重点扶持的四方植物油厂并正式投产。东方祥瑞特种服饰研发培训生产基地、CTC红茶生产出口加工、陶瓷产业园等一批投资分别逾亿元的项目正在积极开展前期工作。启动了更加便民的新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智慧光山建设。确立了“让智慧之光溢彩光山”主题文化理念,举办了白雀园红色文化、第一届司马光文化、中日韩天台宗学术对话等研讨会,成立了司马光教育基金会并迅速做大做强,开拍了《少年司马光》动漫片,启动了光山中国茶具博物馆和豫南民俗文化生态智慧园筹建工作,开工了智慧大道土建工程。

千方百计保民生,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着力改善人民生活。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年财政直接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3.9亿元以上。建成经济适用房0.5万平方米、廉租住房0.75万平方米,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540余户,切实缓解了城乡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问题。投资5700余万元,新修农村公路164公里。完成20个村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又解决1.3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13.3万人,征缴保险基金1.1亿元;城市低保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和资金社会化发放,共发放资金1697万元。按时完成农村低保扩面工作,低保标准人均月补差提高到50元,共发放资金2120万元。五保供养资金实现社会化发放,全年共发放资金1366万元。扎实开展农村敬老院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工作,新建敬老院4所。发放救灾资金128万元,解决了2.8万临时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依法行政树形象,扎实推进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讲、树、促”等活动,持续推进政府系统“两转两提”,严格落实“五禁止、十不准”,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依法加强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政府机关服务效能和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支持政协履行职能,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加强政府廉政建设,强化财政、监察、审计监督,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成效。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水平和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