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在动员会上号召,认清出发点、紧扣落脚点、抓住关键点、把握着力点,共同努力,在较短时间内把“双薄弱村”变成强村,变成好村

本报讯(记者 吴 菲)为进一步激发农村基层组织活力,创新农村工作机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培养锻炼干部,加快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市委决定从今年起,有计划地从市、县区两级机关和事业单位中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到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工作基础相对薄弱的“双薄弱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3年一批。今年首批将选派300名,任期3年。目前,这300名“第一书记”的选派工作正在进行中,按照要求,他们将在4月上旬到村任职。

在3月25日下午召开的全市选派机关干部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工作动员会上,市委书记王铁强调,要认清出发点,紧扣落脚点,抓住关键点,把握着力点,共同努力,在较短时间内把“双薄弱村”变成强村,变成好村。

会议由市委副书记、市长郭瑞民主持。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乔新江宣读了《中共信阳市委关于成立信阳市选派机关干部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继先、市政协副主席赵主明、新县县委书记詹玉锋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

王铁指出,做好这项工作要认清出发点。选派干部到“双薄弱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是市委、市政府从实际情况出发,从政治的、全局的、战略的高度,重视和加强“三农”工作、推进试验区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这项工作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突破口,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试验田,是促进干部茁壮成长的新阵地。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提高认识,把思想统一到这一重大决策上来。

王铁强调,开展这项工作要紧扣落脚点,就是要力争经过3年努力,实现农村面貌有新变化、农业发展有新支撑、农民增收有新突破、组织活力有新提升、农民素质有新提高,总的来说就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王铁指出,做好这项工作要抓住关键点,思想发动要先行,市县乡各级要层层动员,各县区各部门要尽快召开动员会。选派的人员要最优,选派的干部要有坚强的党性、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勇于奉献的精神和善于开拓局面的能力。成绩突出要重用,3年内成绩突出的都要提拔重用。

王铁强调,做好这项工作要把握着力点,舆论引导要到位,协调配合要到位,管理考评要到位,政策保障要到位。各新闻单位要加大宣传报道力度,真正形成广大干部踊跃参与、广大群众真诚欢迎、各级组织大力支持,上下互动的良好氛围。各有关部门要把这一工作当做主要工作、主要任务做好、支持好,每一个部门的主要领导态度都要明确。对选派干部实行年度和任期考核。市委对选派干部制定的一些列政策和待遇,各级各部门要切实予以落实,使选派的党员干部真正安心基层,扎实工作,当好“第一书记”。

王铁最后强调,选派机关干部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是一项新的工作,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完善,需要全市上下、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单位共同支持,共同努力真正把这件事办好,真正把“双薄弱村”在较短的时间内变成强村,变成好村。

郭瑞民在讲话中要求,各县区、各有关单位,一定要认真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要按照要求尽快完成推荐人员的任务,所有选派干部4月上旬要到村任职。各县区、各选派单位要明确开展这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切实加强领导,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市选派机关干部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县区委书记、组织部长,市管各管理区开发区主要负责同志,市直一级机构副处级以上,二级机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