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链接(一)】

2009年潢川县主要工作成绩

全力以赴战危机,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着力服务企业,提振了信心。大力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问题64个,对企业贷款进行贴息、用电予以补助,发放工业贷款3.8亿元,增长355.5%,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市第一,增强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较早实现了企稳回升。着力扩大投资,拉动了增长。积极争跑政策性项目,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共争取投资项目65个,总投资43.7亿元。全年开工1000万元以上项目82个,华英2000万只商品雏鸭、荣丰纺织10万纱锭一期、潢绣墙材等28个项目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着力对外开放,赢得了先机。开展大招商活动,广泛出击推介项目,借助各种载体和平台招商引资,共引进各类项目63个,总投资112亿元,位居全市第一。中川水产、金汇药业、国大减速机、热电联产等22个项目投资超亿元。实际利用外资800万美元,完成出口创汇1605万美元。

抢抓机遇促转型,产业提升取得显著成效。工业经济逆势上扬。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98家,新增37家,共完成增加值21.5亿元,增长23.1%,增幅居全市第二位。实现利润2.2亿元,增长43.6%。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华英集团与英国合作组建鸭业研究中心,创建了国家级水禽实验站,华英检测检验中心通过国家认证,华英商标被评为“中国肉类产业最具价值品牌”;黄国粮业“糯米粉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确定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资本经营实现突破。华英农业在深交所A股成功上市,成为全国鸭行业第一家、IPO重启后河南省第一家上市企业。农业经济形势喜人。大力开展粮食高产竞赛活动,粮食生产连续6年喜获丰收,总产达13.1亿斤。争取支农资金1.15亿元,整合涉农资金4950万元,重点扶持优势产业和企业发展,促进了特色产业持续扩张。农业产业化水平实现新的提升,新增龙头企业22家。市场消费增势强劲。编制了全县市场及物流业发展规划,完成了战略列车装运站、中储粮粮食散装物流等9个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了1704粮食储备库迁建。改造城乡各类市场9个,建成农家店87个。认真落实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政策,兑付补贴1316.2万元,拉动产品销售7600万元,受益农户4.5万户。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6亿元,增长19.8%。

先行先试求突破,试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如火如荼。在集约发展中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平台,组建了县林权流转中心,依托特色产业和专业大户,流转土地56.6万亩,有力促进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探索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新模式,成立了全市首家农业技术综合服务超市和首家水产医院。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526家,新增475家,入社农民达5.9万户,总量和增幅均位居全市第一。在金融创新中增加农村资金投入。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组建了全市第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出台了全市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贷款管理办法,率先探索出“金融+公司+农户+保险”的信贷模式。县财政注资2亿元成立信和、发投两大担保公司,扶持民间担保公司开展业务,鼓励各类新型金融组织发展壮大,金融机构新增存贷比达192%,位居全市第一。在新村建设中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拿出1000万元以奖代补,扶持20个新村示范点建设。完成了7个村的扶贫整村推进任务,解决3.9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新建沼气池4753座。建成通乡公路138公里、通组公路72.3公里,改造农村危桥8座。在城乡统筹中推进农民社会保障。建成了247个标准化村级卫生室,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参合农民达62万人。

坚持不懈抓建管,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围绕区域性中等城市建设,实施了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工作,完善了万亩花木精品园等11项城建重点工程详规。推进21项城建重点工程建设,年度完成投资3.2亿元。县文化会展中心、人民医院病房大楼、文化路、爱国路、护城河批发市场等8项工程竣工投用,小潢河北岸二期治理等工程顺利推进。城市建成区面积达37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38.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深入推进了六城联创。大力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城区新增绿地面积5000平方米,治理背街小巷21条,设置城区主次干道地名标牌98处,完成了大广、沪陕高速公路至城区的亮化工程。开展了城区交通、经营、建设秩序整治,市容市貌明显改观,顺利通过了省级卫生县城年审和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县验收。

千方百计保民生,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城乡群众补贴生产生活资金2.2亿元,较上年增加5000万元。向17300名家庭困难学生发放生活补贴648.8万元。全年培训劳动力8905人,新增就业13430人。建成廉租住房216套。发放大病救助金185万元,救助城乡困难群众915人次。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人均月增资116元。为3.3万名企业养老参保人员发放养老金1.1亿元。提高了城乡低保、农村五保补助标准,严格按照要求兑现了农村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完成了9所乡镇敬老院新建和升级达标任务,提高了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科技投入力度加大。建成科普宣传站38个,实施科技计划项目32项,推广科技成果10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完成4所农村中学改造任务,招聘100名特岗教师充实农村学校师资,调配130名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