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固始县政法工作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全局,深入推进“平安固始”建设,全面履行政法工作职能,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为抓手,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重点,以提升政法队伍整体素质为主线,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县政法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为县域经济发展和群众安居乐业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2009年,固始县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
一、围绕“保增长”,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树立服务经济发展的意识。固始县各政法部门自觉增强大局意识,牢固树立“发展为大、发展为重、发展为先”的理念,彻底摒弃“抓政法是本行、搞服务是帮忙”的片面意识,纠正政法部门在服务经济发展中冷硬横推不作为、拖拉疲沓慢作为、不负责任乱作为的现象。
营造服务经济发展的环境。良好的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固始县各政法部门发挥职能作用,严厉打击危害企业生产经营的违法犯罪活动。在市场准入、享受法律保护和政策支持等方面采取措施,为全县企业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同时,严禁各部门向企业摊派,制止强迫赞助,强拉广告,随意占用企业财物等行为,严厉查处为企业不法经营充当保护伞的行为。
落实服务经济发展的措施。固始县各政法部门从全县大局出发,积极投身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县政法委出台了《关于全县政法工作服务“固始县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意见》的文件,全方位支持试验区建设;县公安局实施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县检察院强化法律监督作用,抓住重点问题,抓好关键环节,推进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县法院对涉法的经济案件,做到公开、公正,依法快审、快判;县司法局组织引导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人员,为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企业优化重组等提供专业法律服务。
二、围绕“保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利益。
兑现为民办实事承诺。固始县各政法部门以服务民生为切入点,最大限度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县公安局出台了30项服务发展便民利民措施;县检察院推出了关于接受人民监督的便民为民10项承诺;县法院坚持把有关案件办理到田间地头,减轻群众诉讼负担;县司法局结合“五五”普法宣传,实施“金手杖”工程,最大限度维护务工人员和弱势群体合法权益。
开展让人民满意活动。2009年,固始县各政法部门以开展“让人民满意”活动为契机,在全县深入开展了干警“大走访”活动,推出了便民利民措施,共走访群众11万多人次,印发宣传单22万份,“警民联系卡”11万份,收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370余条,有效提升了工作水平,缩短了警民距离,增进了相互感情。
不断提升满意率指标。群众满意是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固始县各政法部门始终以提升人民群众满意率为标准,关注民生、关注弱势群体,最大限度为群众排忧解难,最大限度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2009年,全县政法机关通过扎实有效的为民服务活动,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公众安全感得到进一步提升。据全省公众安全感调查显示,2009年,固始县公众安全感达95.24%,位居全市第3位、全省第56位。
三、围绕“保稳定”,努力实现社会大局持续平稳。
开展矛盾排查调处工作。按照“力量大整合、矛盾分类解”的思路,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建立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并积极探索诉调、检调、公调、访调、纪调相对接的“五调对接”工作机制,各类矛盾纠纷得到妥善化解。
加大严打整治工作力度。继续深入开展了“打黑除恶”和打击“两抢一盗”犯罪等专项斗争,有效遏制刑事案件高发态势。全面开展社会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的排查整治工作,有效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好转。
强化社会管理服务能力。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遏制流动人口犯罪高发的势头。抓好闲散青少年、流浪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有效预防违法犯罪。动员和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强和改进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做好人、物防范工作的同时,不断提高科技防范所占的比重,大力推进“科技创安”工程建设。扩大公共复杂场所、重点要害部位、城乡结合部等地区的视频监控覆盖面,努力构建三位一体的防控工作体系。
夯实政法综治工作基础。率先在全市建立健全了乡镇综治工作中心,整合乡镇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力量,进一步完善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加大了“两所一庭”规范化建设力度。全县列入国债资金计划的基层人民法庭、派出所、司法所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固始县公安局荣获了全国公安机关“三基工程”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保障重大节庆活动安全。为保障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和首届根亲文化节活动期间的安全稳定,固始县政法机关和各政法部门均成立了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安保工作方案,落实了安全保卫工作各项措施,实现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和首届根亲文化节活动期间安全保卫工作的预定目标,确保了安保工作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