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飘过,润物无声。众所周知,气象与人类生活联系广泛,密不可分,每时每刻都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生存在地球大气的底部,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与其休戚与共,须臾难离。从最简单的衣食住行,到各行各业的发展壮大,再到国家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气象都一直发挥着,并将继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气象的重要性,更直接凸显出人类对于气象工作的巨大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气象事业的发展,人们愈加认识到,气象可以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必须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宗旨。
公共气象——气象就在你身边
气象灾害可以给我们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这不言而喻。天气和气候变化同时还会给生态、资源、环境、国防等方面带来诸多问题,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气候变化可导致水资源短缺、大面积干旱、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缩、荒漠化土地扩展等,这些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难以逆转的。
而气候作为重要的生态环境的自然因素和自然资源,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作用不可替代。气象信息在防灾减灾、趋利避害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进一步加强公共气象服务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气象事业发展的意义重大,任务迫切。
公共气象服务是整个气象服务的关键和核心,包括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和专项气象服务。
决策气象服务是指为党政领导机关提供的气象服务。服务产品主要提供给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宏观决策者或领导机构。在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宏观经济发展等重要问题上,气象信息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现代科学管理决策依据之一。
公众气象服务是通过各种途径为社会公众提供的气象服务。它的服务对象是社会,是广大百姓。公众气象服务是为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人民谋福利的重要措施,是公益性气象服务的重要体现。
专项气象服务是指为重大社会活动、重大社会事件以及重大工程开展的气象保障、趋利避害、评估等服务。它除提供气象监测预报服务信息外,还包括采取如人工影响天气等措施。
安全气象——构筑安全屏障
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球时刻面临着诸多危险和不安,粮食、能源、水、生态这些可以威胁人类生存的最重要因素,正在被日益增多、增强的气象灾害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所威胁。而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科技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国家安全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安全和社会治安,而是扩展至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等领域,涵盖国防安全、食物安全、环境安全、空间安全、能源安全等方面。与它们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气象,为国家安全服务的领域与范围也随之相应拓展。
气象数据、产品和信息不仅用于天气预报,为防灾减灾、经济发展和国家宏观决策服务,还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国家安全保障领域,并且服务的广度与深度与日俱增。为了公众的安全与福祉,在趋利避害目标的指导下,气象工作者栉风沐雨,用汗水和心血,编制着一张安全之网。
资源气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气象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桥梁,气象工作在合理开发利用气象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保护生态与环境中具有独特地位,气象事业在实现国家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第一,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当今世界的能源消耗主要以矿物能源为主,人类正在消耗地球在50万年历史积累的有限能源,在推动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也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常规能源已经面临枯竭。因此,风能、太阳能等清洁和可再生能源是未来新能源发展之路。
第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与对策。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1906年至2005年,全球地平均温度上升了0.74℃,最近1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20世纪后50年,北半球平均温度是近1300年中最高的。因此,减缓适应并重是应对全球变暖之良策。
第三,水资源开发利用。你或许还不知道,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气象问题其实不少。干旱、洪涝灾害直接危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人工影响天气是空中云水资源开发之道。
第四,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人类解决生态和环境问题的途径,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增加生态系统持续功能的有效手段。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气候存在密切的联系。科学认识气候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相互作用规律,对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以及维护国家生态和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科学认识气候变化是保护环境之准则。
第五,人体健康。世界气象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在精神上、身体上和社会交往上保持健全的状态。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当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生态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时,必然影响到人类的健康。而当影响到人类,就可在一定范围内影响到“社会安全”。因此,摸清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的关系是把全民健康之脉。(晓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