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工业经济快速增长,规模以上企业增至142家,居全市第二,工业用电量增幅全市第一,其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也保持了两位数增长;顺利通过了省级卫生县城年审和市级文明县城初检,喜获“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县”和“全国科技进步县”殊荣。

吴刚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坚持“四个重在”,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主要任务,以“稳粮打基础,改革促发展,强工增后劲,增收惠民生”为主要抓手,深入开展“综合试验提升年”、“招商引资突破年”、“为民办事服务年”活动,加快赶超步伐,实现快速发展,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全市位次前移。

谈及未来发展,吴刚充满信心,语气坚定地告诉记者,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3.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出口增长1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20%,居民消费价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民人均收入增长6%,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5.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下,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5%。

谈到如何完成既定目标时,吴刚理性中涌动着激情,新的一年,我们将围绕科学发展主题积极谋划,趁势加力,突出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推进综合试验向纵深型发展。深入开展“综合试验提升年”活动,土地流转上规模,力争流转土地70万亩,千亩以上流转大户超百户。金融创新添活力,确保年内新增担保公司2家至3家,各类资金合作组织的合作资金规模超亿元。专业合作组织提水平,力争年末专业合作社达到260家以上、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0家以上,服务农户比率超过35%。“能人带动战略”上质量,大力提倡能人引领、能人创办、能人经济、能人效应,使之成为推进综合试验的立潮头者和领军人物。文化引领迈新步,围绕“让淮河文化铸就淮滨”这一主题,加快淮河文化开发区等四大项目建设,突出文化资源和后继产业开发,增强发展软实力。

二是推进工业经济向效益型发展。围绕主导板块,进一步强化集聚措施,尽快形成纺织、酿酒、食品、造船业的产业集聚效应,加快江淮造船工业园成为省级特色产业集聚区步伐;围绕骨干企业,加快扩建、升级步伐,尽快实现产量效益翻番;围绕产业集聚区,加快软硬件建设,年度投资3.9亿元,在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新建1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全年完成续建、新建3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使之尽快成为工业化推进的主平台。

三是推进招商引资向开放型发展。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继续实施“三个三分之一”工作法,着力转变观念、创新方式、落实责任、优化环境、重奖有功人员,充分利用招商工作站,重点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力强的环保型、资源型、品牌型项目,2010年新签约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6至10个,其中1亿元以上项目6个,5亿元以上项目1个。

四是推进城市建设向品位型发展。用经营城市的理念组建各类城市建设投融资公司,切实抓好老城改造、新城组装、城市畅通、城市供排水、市场建设、城市标志、安居等“七大工程”,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一提一改三整三化”,以现代化理念管理城市,巩固“六城联创”成果。建好工业园区、教育园区和淮河文化开发区“三大园区”,打造成为新的地标性建设群落。

五是推进改善民生向惠民型发展。扎实开展“为民办事服务年”活动,落实好省、市确定的10件实事和县“双十工程”。积极推动科技进步,认真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境保护,确保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约束性目标的实现。大力加强安全生产源头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食品卫生放心工程建设,致力构建和谐魅力淮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