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耀兵

今年3月22日是第十八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二十三届“中国水周”。日前,市水利局局长翁启先就今年纪念“世界水日”、开展“中国水周”宣传活动有关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问:今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什么?

答: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关注水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水利部确定2010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

问:怎样理解“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这一宣传主题?

答: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多、水少、水浑、水脏的问题日益突出,水资源管理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根本解决,并且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大规模经济开发双重因素的交织作用下,我国水资源形势正在发生新的变化。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年缺水量达400亿立方米,近2/3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仍有2亿多人,受水量及水质不安全影响的城镇人口有近1亿人,农业每年因旱成灾面积达2.3亿亩;长期形成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我国单方水GDP产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废污水排放量大,水功能区达标率不足50%;不少地方河流开发已经远远超出水资源承载能力,地下水超采区面积达19万平方公里,引发河流断流、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生态与环境问题。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突出瓶颈,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只有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权威高效、运转协调的管理体制,才能根本改变水资源的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和低水平开发的现状,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有效解决我国严峻的水资源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真正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问: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着力改善民生,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以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水功能区管理等制度建设为平台,以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为载体,以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水资源费征收、入河排污口管理、水利工程规划审批等为手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能力建设为保障,全面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着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到2020年,要初步形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化水资源管理体系,即基本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监督管理体系、基本建成饮水安全和经济社会用水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水资源管理能力保障和科技支撑体系、基本建成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和运行保障体系。

问:我市的水资源现状怎样?

答:我市水资源总量约为88.0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1100立方米,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1/2,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8,水量并不丰富。预测到2010年全市人均水资源量将降到不足1000立方米。按照国际标准,人均水资源量少于1700立方米为用水紧张的国家或地区。当前,有些人认为我市不缺水,实际上是靠过度开采地下水,挤占生态用水和利用不合格的污水,牺牲生态环境换来的表面不缺水。因此,我市水资源形势是严峻的。

问:据了解,近几年国家对我市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水利建设,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答:建国以来到2009年年底,中央和省对我市水利建设累计投资70.32亿元,其中,1951年到2001年,中央累计投资21.3亿元,2002年到2009年,中央累计投资41.12亿元。2009年我市争取市外资金8.72亿元,加上市县及群众集资投劳累计有22亿多元,全市已建成大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15座,小型水库865座,总库容达42亿立方米,加上25万处塘堰坝、拦河枢纽,总蓄水能力达52亿立方米;建成大型灌区5处,中型灌区30处,小型灌区700处,机电井1.1万眼,机电灌站1174处。特别是“十五”、“十一五”期间,我市先后对淮河干流、大洪河等河道进行了治理,培修堤防800公里,保护耕地120万亩,人口96万人,淮河干流防洪标准接近10年一遇,大部分支流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南湾、鲇鱼山、泼河、铁佛寺等一批大中型水库得到了除险加固;续建配套和技术改造了五大灌区;建成了一大批城市供水工程;并以多种形式兴修了各类水利建设工程2万多处。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使我市长期以来遭受的“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得到有效控制,“大雨大灾”有所缓解,有力支撑和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保障了粮食生产、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同时,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为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水资源保障。

问:市水利局将如何加强我市的水资源管理,实现我市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答:第一,进一步抓好《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工作。通过宣传,提高全民的水忧患意识、水环境意识和水法制观念。第二,进一步加大《水法》等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全面依法加强各类水利工程管理,使之不受侵害;管好水资源,使之合理利用;管好水环境,使之不受污染,以有效的管理提高水利工程使用效率,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对我市的水资源管理要严格实行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用水定额管理、水资源有偿使用四项制度,强化入河排污口管理和水利工程规划审批,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我市有限的水资源,切实搞好我市的水资源管理工作,以实现我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四,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能力建设和行风建设,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能力,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维护《水法》的权威和尊严。总之,我们要全面提高水利系统依法行政的水平,严格依法办事,努力开创水利事业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