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双河镇茶叶市场每天运回大量假毛尖。
这是一家物流公司刚卸下的包裹。
今年信阳毛尖主产区冻害十分严重。
“川芽”制成的“信阳毛尖”真假难辨。

□本报记者 郝 光 文/图

离信阳毛尖采摘的时间还差半个月,但近日不少读者向记者反映,信阳市场上已经出现新茶了,它们的包装竟然是“信阳毛尖“。那么,这些“早产”的“信阳毛尖”是从哪里来的?又是如何流入信阳市场的?是不是在以假乱真?昨天,记者对此进行了暗访。

暗访:茶叶市场惊现大量“信阳毛尖”

知情人向记者反映,信阳市浉河区东双河镇的茶叶市场是信阳市规模较大的茶叶集散地,也是假冒信阳毛尖泛滥最严重的地方。记者来到位于107国道旁的东双河镇茶叶市场一探究竟。

一进市场,远远就看到街道两旁的门店几乎家家都摆放着一排装茶叶的纸箱子,知情人说,这些箱子放的都是从四川加工运回来的茶叶,看到这种场景,着实令记者大吃一惊。

记者佯装买茶叶的客户前去打听行情。看到一家门店有几个人正在筛选茶叶,旁边拆开的牛皮纸包装箱封条上还能看到发货地址为“四川眉山县”。

见到有客户上门,店主热情迎上前来:“老板,你们要点什么?”

“你这茶叶都是哪产的啊?”我们问道。

“咱信阳的啊,不过都是小山茶!”

“信阳的茶叶好像还没有下来吧?”

看到记者怀疑的神情,店主马上换了个口气,“这些都是川芽(从四川进来的茶叶),是信阳的炒茶师傅按照咱这儿的工艺炒制的,跟信阳毛尖差不多,您要是拿去卖或者送人,(别人)保证看不出来是外地茶叶!”

“你这茶叶好卖不?”递给店主一根香烟,记者跟他唠了起来。

“怎么不好卖啊,昨晚我们这又回来100多件(茶叶)呢,市内的(茶叶经销商)他们谁不买啊?”店主笑呵呵地说。

这个时候,记者正好碰上一家物流公司的车给街上的茶叶商户送托运的包裹,记者看到这些包裹的发货地址都是四川成都机场,每包货的重量都在五六十斤左右。

知情人告诉记者,四川的茶叶要比信阳茶叶成熟早一个多月,价格、品质也比信阳茶叶低很多。为了打时间差,获取更大的利润,一些茶叶经销商就用四川茶叶按照信阳毛尖的工艺炒制,冒充信阳毛尖卖出去。

“信阳很多人年前就赶到四川,在那收购炒制四川茶叶,以至于把当地30多元钱1斤的青叶价格抬高到了40多元钱1斤,信阳的一些茶叶老板干脆就住那里大量收购茶叶,直接从那把茶叶运到全国各地当做信阳毛尖去卖了。剩下的每天通过邮政和物流公司发送来的四川茶叶和广西茶叶就上万斤。”昨天,信阳一位茶叶经销店的老板告诉记者,等过几天气温升高后,湖北的茶叶成熟的时候,这些人就会转战到湖北省,用湖北茶叶炒制“信阳毛尖”,这些茶叶产量更是大的惊人,最少也有200万斤流入信阳冒充信阳毛尖进入市场。巨额利润让这些人彻底丧失了道德底线。

调查:毛尖原产地的茶农也去造假了

位于信阳市浉河区浉河港乡的龙潭村是信阳毛尖原产地之一,过去许多人为了能买到真毛尖就直接到这里跟茶农交易。现在这里的茶叶市场会怎样呢?

昨天,记者来到龙潭村,因为临近中午,街上没有什么人,显得很冷清。

经过熟人介绍,记者来到一个当地茶农的家中,他的房子装修的很不错,看起来是很有钱的人家。一进屋,看见他正在家里把一袋袋用塑料袋包装好的茶叶往冰柜里放。见到家中来了客人,又是熟人领来的“客户”,这位茶农很是高兴,把我们让进后院坐下。

熟人介绍说,这位茶农是当地的十大炒茶能手之一,也是才从四川炒茶回来的。听说记者一行想买些新茶回去卖。这位茶农很高兴地问需要多少,还称他带回来的四川茶叶拿到茶馆卖,绝对实惠,“‘川芽’因为芽型比信阳毛尖短,炒制后看起来比信阳毛尖更漂亮,从外观看的话,不是当地茶农谁也看不出来这是假信阳毛尖。”茶农说。

记者问起“川芽”与“信阳毛尖”的差别在哪里,他给我们每人泡了一杯品尝,这位茶农说:“信阳毛尖喝起来口感要比‘川芽’好,口味更纯正,但是城里人肯定是区分不出来的。”

这位茶农说,今年的行情“太吓人了”,仅是龙潭村和周边村去四川省炒茶的人就有上千人,这些人多是被外地的或者市内的一些知名的大茶叶公司所雇佣,炒制的茶叶也经过这些大公司的包装,等到信阳毛尖上市的时候,摇身一变也成了正宗的名牌“信阳毛尖”。因为他们炒制技艺高超,龙潭村的茶叶普遍都比其他地方要高很多,大都是价格在400元至800元左右的高档“信阳毛尖”。

是什么原因驱使茶农去造假?这位炒茶能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炒制1斤毛尖需要4斤多青叶,每斤青叶价钱40元钱,成本就是160元钱,每斤炒制的人工费是20元,这样下来炒制一斤四川产的“信阳毛尖”所需费用不到200元,运回信阳当做信阳毛尖卖的时候每斤价格就涨到500多元到800多元。

“我们也不想去啊,但是我们不去别人也会去。这样下去对信阳的茶叶肯定会有影响,损失最大的也是茶农自己,等于自己砸自己的牌子!”这位茶农说这话的时候,也很无奈。

政府部门声音:保护信阳毛尖品牌已刻不容缓

民间如此多的假毛尖纷纷涌入信阳市场,作为产茶区的乡政府知道这一情况吗?

昨天,记者把这些情况反馈给信阳毛尖主产地浉河区浉河港乡,该乡纪检书记沈开毅听到这一情况后感到非常震惊。他说,乡党委、乡政府也略微知道一些情况,也经常利用开会的时机给茶农们宣传不能造假,但是茶农们到哪去了乡里也管不了,许多茶农都是晚上才把茶叶运回来,所以他们对茶农炒制假冒信阳毛尖的情况知晓的并不多。他对现在这种情况感觉痛心的同时也显得很无奈:“如果政府再不引起重视,几年以后,信阳毛尖的牌子就砸了!

浉河区茶办的张广成主任对假冒信阳毛尖充斥信阳茶叶市场的危害更是深有体会,他说,假冒信阳毛尖的情况确实很严重,据他了解,近一个星期的时间内,仅从物流公司发回信阳的假冒信阳毛尖最少有150万斤。为此,他专门到郑州做了个调研。“10年前郑州茶叶市场上信阳毛尖的占有率大概在80%左右,而现在郑州的茶叶市场大都被铁观音、普洱等茶叶占领,信阳毛尖的份额最多只有30%了。”究其原因,他认为很大程度上与大量假劣茶叶冒充信阳毛尖涌入外地市场对信阳毛尖品牌造成的损害有关。他告诉记者,由于今年冬天雨雪天气造成浉河区的大山茶大约要减产40%左右,如果没有外地假冒信阳毛尖进入信阳市场,今年信阳毛尖的价格应该在千元(1斤)左右。“由于现在假冒信阳毛尖太多,茶叶价格上不去,吃亏最大的还是茶农。”

张广成说,浉河区委、区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一严重性,也为此专门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打击整治假冒信阳毛尖这项工作仅仅靠哪个部门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政府领导,工商、公安等部门联合出击,对那些制售假冒伪劣信阳毛尖的不法商户要严查重罚,这样才能真正净化信阳毛尖茶叶市场,让广大群众喝到真正放心的信阳毛尖。

相关链接:

信阳毛尖是河南省著名土特产之一,素来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一千多年前,茶神陆羽就在《茶经》中称赞信阳毛尖为茶中上品。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尝遍名茶而挥毫赞道:“淮南茶,信阳第一”。1915年,信阳毛尖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1959年,信阳毛尖被国家权威部门评定为中国十大名茶。1991年,信阳毛尖在杭州首届国际茶文化节上被授予“中国茶文化名茶”称号。1999年获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近日,由农业部信息中心举办,中国品牌农业网、浙江大学农业品牌研究中心联合完成了全国各地主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工作,并公布了“2009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2009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名单揭晓,“信阳毛尖”(豫毛峰)公用品牌以31.7亿元人民币名列第17位,位居入选茶叶类公用品牌价值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