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贯彻落实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地推动今年的试验区建设工作,本报邀请各县区委书记和基层干部代表畅谈试验区建设工作思路,解读各项工作措施,敬请读者关注。

□本报记者 秦 旭

“我们的价值理念是:扎扎实实工作,埋头苦干,奋发有为,为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作贡献。”浉河区委书记霍勇谈起2010年的试验区工作,显得信心满怀,“我们有能力,有基础,能够走在全市的前列。”

霍勇告诉记者,2009年,浉河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各项战危机、保增长政策措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浉河区在试验区建设中大胆创新,成立了全省第一家“林业银行”,协调金融机构贷款6300万元;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总社,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330家;创建了全省第一家县级金融服务大厅,为企业和农户协调贷款3.2亿元;成立了区农村土地流转中心、区土地流转联合社和各乡镇土地流转合作社,流转土地43.7万亩,并摘得了“全国十大特色产茶县区”桂冠。

“浉河区的发展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的英明领导,体现了全区广大干群的精神面貌。浉河区干部作风扎实、工作基础好,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有信心完成市委、市政府部署的战略任务。”霍勇说。3月2日下午,浉河区召开区委常委和四大班子领导联席会议,学习传达会议精神,对该区农村改革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并重新调整八个专项组领导成员,每个专项组组长均由一名区委常委担任,37名区处级领导干部全部驻村。

霍勇说,浉河区今年的试验区建设工作思路是:一是在金融创新升级上,加强区金融服务大厅建设,力争全年新发展“1+1”模式资金互助合作社20个、小型担保公司10个,资金总规模达到3亿元。二是在新型农保扩面上,推广董家河乡集云村办理新型养老保险的经验做法,扩大新型农保覆盖面。三是在城乡一体化提速上,结合自身特点,高标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着力抓好董家河乡、浉河港镇、谭家河乡的小城镇建设。四是在农机合作深化上,着重提高茶叶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全力打造水稻种植“百亩核心区、千亩示范片、万亩辐射区”。五是在特色产业发展上,重点抓产业结构调整,把浉河区建成信阳市的“茶园、果园、菜园、生态观光和绿色田园”。六是在新村建设上,重点落实示范村通安全自来水、建旱涝保收田、实施新型农保、迁村并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完善村卫生室管理、组组通硬化路和配备村专职卫生清洁员“八件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