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海燕)我市南湾、梅山、鲇鱼山、泼河、石山口五处大型自流灌区,总设计灌溉面积435万亩,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55%。多年来,这五处大型灌区为保障我市农业粮食连年丰收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多数灌区建成于上世纪50年代末或70年代初,工程老化失修严重,效益逐年衰减,至1998年有效灌溉面积已衰减至292万亩,仅占总设计灌溉面积435万亩的67%。

自梅山灌区1998年列入河南省3个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试点灌区之后,南湾、鲇鱼山、石山口、泼河灌区分别从1999年、2003年、2005年、2006年开始立项兴建,至2009年已连续建设了12个年度16批共49期工程,累计安排工程总投资5.0425亿元。五大灌区1998年至2006年9个年度11批共28期工程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其中被评为优质工程22期、合格工程6期。多年来,我市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与管理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多次受到省水利厅领导的表扬。

省水利厅新增项目计划下达后,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水利新增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集中力量,全力推进新增项目建设工作。市政府在我市地方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足额落实了地方配套资金,确保了工程建设需要。为力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市水利局严格按照水利基本建设程序,面向全国发布了灌区工程施工、监理招标公告,优选工程施工和监理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市水利局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意识,一是建立了“建设单位负责、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政府部门监督”的质量管理体系,层层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二是市政府和市水利局成立新增项目建设督察组,定期对工程建设情况进行督察,严格监督检查工程建设质量。三是聘请了一批经验丰富的老专家和技术人员成立专家指导小组,巡回检查指导工程建设,及时解决工程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四是组织五大灌区项目法人进行互检,交流经验、互相促进,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建设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