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瑜珊

18岁时,满怀向往和激情,离开家乡,开始了赴京创业的寻梦之旅。一晃十数年过去了,如今的王刚,已经是在信阳赫赫有名的外出务工成功人士。从一名农民工发展到今天被无数光环环绕的全国人大代表、河南怡和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刚虽然脱下了工装换上了西装,内心却一直有着深深的农民工情结。

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王刚向大会提交的建议是关于加大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力度的。时隔一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时,记者在北京再次约访了他。采访中,王刚谈起了他对外来流动人口在城市居住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而农民工作为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一部分,依然在王刚关注的视线内。

一见面,王刚就拿出手机储存卡插进手提电脑,向我们展示他此次带来的两份建议。在他的关于在城市规划建设“外来流动人口公寓”小区的建议上,他充满感情地写道,我国现有外来流动人口3亿多人,而且还在迅速增长。他们中有农民工、打工仔、大学生、白领、小商贩,甚至有高学历低收入的“蚁族”。尽管生活的很苦很难,但是他们依然在坚持,像石缝下的野草一样在坚持,因为他们心中有梦。他们进入城市经商、务工、就业,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一支不可忽视的产业大军。

谈起为撰写这份建议所做的调研时,王刚充满感慨。他告诉记者,外来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由于多方因素影响,其居住的方式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态。(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