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博

近年来,我市围绕“当好中原崛起生力军、建设魅力信阳”的奋斗目标,跨越发展,业绩骄人,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20强”等荣誉称号。仅2009年,就获得“中国十佳宜居城市”、首批“中国创业之城”等殊荣,并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

可喜的是,我市统战工作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与之相得益彰。近3年来,我市统战系统先后获得“全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先进集体”、“全国光彩事业组织奖”、“全国侨务工作先进集体”、“中华慈善奖”、“全省统一战线工作发展创新奖”、“全省统战工作务实为民奖”、“全省统一战线十件实事工作先进单位”等20余项荣誉,1人被表彰为“全国光彩事业先进个人”,1人被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1人被表彰为“全国非公有制经济先进个人”。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宋效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统战工作的荣誉得益于全市的整体工作,新的荣誉体现了合和统战、经济统战、文化统战的新作为。”

合和统战:增强稳定凝聚力

今年85岁的金长清,是我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在我市举办的2009年全市各界人士迎春团拜会上,180多名各界人士争先恐后地畅谈新中国成立60周年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畅谈信阳撤地设市10年来的巨大变化,畅谈自己衣、食、住、行越变越好的切身感受。团拜会上,金长清老人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社会主义好》……他那清亮的嗓音、硬朗的身板、纯白的胡须,让在场的人无不感动。

这是我市实施合和统战、增强稳定凝聚力的一个缩影。

我市共有48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人口5.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近1%。我市“五教”俱全,信教群众31.5万余人。为了实施合和统战,近年来,我市联系实际,加强了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相继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四争创”和宗教“四争创”等系列活动,完善了全市民族宗教工作应急预案,力争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下转第三版)